生命学院童夏静组与合作者揭示跨物种信息素感知的性别差异神经原理
近日,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童夏静课题组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李乾课题、东南大学潘玉峰课题组合作,联合在国际权威期刊《神经科学趋势》(Trends in Neurosciences)在线发表综述论文“Sexual dimorphism in pheromone perception across worms, flies, and rodents”,系统梳理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及以啮齿类动物(Rodents)为代表的哺乳动物中,信息素感知及其性别差异的神经机制,揭示了跨物种间在化学感知与性别调控中的共同原理与演化策略,为理解性别特异性行为的神经基础提供了新的视角。 对许多动物而言,信息素是无声的语言,是动物个体释放到体外的化学信号分子,可调控同种群其他个体的生理状态与行为反应,用于识别同类、吸引配偶或界定领地。令人惊讶的是,雄性和雌性面对相同的化学信号,往往会作出截然不同的反应:雄性信息素能吸引雌性,却让其他雄性警觉或产生攻击;而雌性释...
2025-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