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
    • 学校概况
    • 活动
    • 公告
    • 科研进展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校务委员会
    • 校领导
    • 机构设置
    • 大事记
    • 影像报刊
    • 联系我们
  • 院所设置
    • 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
    •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 创业与管理学院
    • 创意与艺术学院
    • 人文科学研究院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
    •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 免疫化学研究所
    • iHuman研究所
    • 数学科学研究所
    • 材料器件中心
    • 大科学中心
    • SHINE项目
    • 2060研究院
    • 上海临床研究中心
    • 终极能源中心
  • 师资队伍
  • 书院生活
  • 教学培养
  • 科学研究
    • 科研进展
    • 学术期刊
    • 通知公告
    • 科研基地
    • 仪器平台
    • 规章制度
    • 联系我们
    • EHS
  • 成果转化
  • 国际合作
  • 党群园地
  • En
    • 中文
  • 招聘
  • 招生
  • 就业
  • 招标
  • 邮件
  • Egate
  • 校历
  • 图书馆
  • 信息公开
  • IT服务
  • 联系我们

科学研究

  • 科研进展
  • 学术期刊
  • 通知公告
  • 科研基地
  • 仪器平台
  • 规章制度
  • 联系我们
  • EHS
  • 物质学院刘巍课题组在电化学器件方面取得系列重要进展
    上海科技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刘巍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新能源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为高性能、高安全性的下一代电化学器件作出了重要贡献。近日,刘巍教授课题组在电致变色和固态锂金属电池领域又取得新进展。基于铌钨氧材料的水系Zn2+/Al3+电致变色电池电致变色储能器件(EESDs)融合了电致变色和类似电池的电能存储功能,可直观显示储能水平,有望用于下一代新型透明电池。然而,由于光学对比度小、循环稳定性和储能性差等不足,EESDs在实际应用中仍受到诸多限制。针对如上问题,刘巍课题组设计了一款 “自供能可视化电池”。该电池可应用在智能窗领域,通过不同颜色状态下对光和热的有效调节,帮助减少空调、照明系统的能源损耗,实现节能环保。同时,不同颜色状态之间的切换可通过正负极的短接(着色)和断开(褪色)实现,无需外部电场的驱动,极大扩展了器件的使用场景。着褪色过程中伴随着能量输出(褪色→着色)和回收(着色→褪色)的功能,其中输出...
    2023-03-06
  • 物质学院陆卫团队首次发现一种自旋新物态并揭示其强耦合功效
    近日,上海科技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陆卫教授课题组在光子-磁子相互作用及强耦合调控方向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团队首次在铁磁绝缘体单晶中发现了一种全新的磁共振,命名为光诱导磁子态,此项发现为磁子电子学和量子磁学的研究打开了全新的维度。研究中揭示的新型磁子强耦合物态,能极大改变铁磁单晶的电磁特性,为光子与磁子的纠缠提供新的思路,这对推动磁子在微波工程和量子信息处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作用。区别于传统的磁子态,光诱导磁子态有效自旋数受泵浦光调控展现出优异的调谐性和非线性,这些优势有望推进新型量子混合物态功能器件的设计和无电荷噪声的磁子频率梳的发展,对于高灵敏光电探测、相干信息转化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该成果发表于物理学领域旗舰期刊《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电荷和自旋是电子的两个基本内禀属性。近几十年利用电子电荷属性发展的微电子器件,已经引发了信息产业的革命。同时,面对抑制器件功...
    2023-03-01
  • 生命学院Yuu Kimata组揭示果蝇神经干细胞中心体分裂新机制
    2023年2月,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Yuu Kimata课题组与英国邓迪大学Jens Januscheke教授团队合作,在学术期刊EMBO Reports杂志发表题为“APC/C-dependent degradation of Spd2 regulates centrosome asymmetry in Drosophila neural stem cells” 的论文,揭示了细胞周期关键蛋白APC/C对其底物Spd2的降解在果蝇神经干细胞有丝分裂中期调控中心体不对称分裂中具有重要功能。中心体(centrosome)是动物细胞中一种重要的细胞器。在各种早期胚胎和干细胞中,中心体在调节细胞不对称分裂时起着关键作用。中心体功能的障碍与各种人类疾病有关,包括癌症、小头症和纤毛病等。了解中心体的功能和调控机制不仅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多细胞生物学,对解析相关疾病的发病机理也至关重要。中心体成分的各种翻译后修饰与中心体周期及细胞周期紧密相关,其中,泛素化被认为是调控中心粒复制的关键。然而,对泛素化的研究多数仅限于控制中心体数量,而其他方向的研究仍有待...
    2023-03-01
  • 上科大宁志军组本硕博学生共同一作发表圆偏振光探测器领域重要进展
    阳光初升时的朝霞、夕阳西下的晚霞、朦胧的月光、雨后的彩虹,这都是自然界的光。从光学角度,自然光是不直接显示偏振现象的光,是各向同性的。当自然光通过一个线偏振片后,会变成线偏振光 再通过一个1/4波片,线偏振光会变成圆偏振光。圆偏振光具有手性特性,可分为左旋圆偏振光和右旋圆偏振光,类似于人的左手和右手。圆偏振光在3D显示和成像、信息存储、自旋电子学、光电器件等方面都有潜在应用。但圆偏振光探测器通常需要光学元件和探测器相结合,这导致器件构成高度复杂,也限制了器件的探测性能。高效的直接型圆偏振光探测器件可有效简化器件结构,但其开发难度大,仍面临挑战。 近年来,低维结构有机无机杂化卤素钙钛矿在圆偏振光探测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通过结合有机分子的手性特性和无机晶体结构优异的载流子传输特性,杂化钙钛矿展现出优异的圆偏振光吸收性质和较高的光电响应。虽然基于杂化钙钛矿的直接型圆偏振光探测器的性能不断提高,但继...
    2023-02-23
  • 生命学院胡霁组揭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新靶点
    近日,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胡霁团队在神经科学领域著名期刊Molecular Psychiatry(《分子精神病学》)上在线发表了题为“Atypical antipsychotics antagonize GABAA receptors in the ventral tegmental area GABA neurons to relieve psychotic behaviors”的研究论文,揭示了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新作用靶点。精神疾病患者常出现幻觉或妄想。它可以由多种疾病和外部因素引起,例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严重抑郁症、创伤或滥用药物等,对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社会适应性都产生了极大影响。目前临床上,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通常被推荐为首选治疗策略。然而,随着这类药物的广泛应用,其对内分泌和代谢系统的不良反应越来越突出,如体重增加、血糖升高、脂质代谢异常等。精神病的症状具有多发性和多样性,与脑部情感行为的部位以及认知部位密切相关,进一步深入探讨精神病的环路机制,挖掘选择性更高的治疗靶点,是精神病研究的重...
    2023-02-22
  • 信息学院林丰涵课题组提出光子微波相控阵新架构
    下一代无线通信与卫星网络需要低成本、低功耗、大口径、宽角扫描的相控阵技术,以实现空天地一体化的连续空间覆盖、混合近远场波束赋形、多用户定位传感和全息多入多出(MIMO)通信与感知。现有相控阵天线系统因受射频收发组件带宽、成本、制程工艺、热设计等多方面的限制,难以适用于民用无线通信系统。可重构电磁超构表面技术有望解决上述瓶颈,但在栅瓣角度、最高工作频率、可扩展规模、极化自由度等多方面受到制程的限制,极大制约了该技术在基站天线、卫星相控阵天线和中继散射通信系统中的应用。针对以上问题,信息学院林丰涵课题组提出并验证了一种基于光控微波超构表面的光子微波相控阵天线新架构:以微带反射天线阵为验证对象,在原理上兼顾基站、卫星和中继散射通信系统的共性技术需求,采用激光来代替大规模的控制导线实现对控制信号的无线传输,同时通过激光信号的变化对反射阵集成的光电开关二极管状态实行无线控制,从而实现了辐射方向图的重构。...
    2023-02-21
  • 信息学院寇煦丰课题组实现基于半导体异质结的室温非互易自旋电子器件
    近日,上海科技大学信息学院后摩尔中心(PMICC)寇煦丰课题组与复旦大学车仁超团队合作,利用窄禁带半导体异质结InSb/CdTe界面的对称性破缺和Rashba效应,设计了能在室温工作手性自旋电子器件,实现了电场对非互易传输电流的有效调控,相关研究成果以“Room-Temperature Gate-Tunable Nonreciprocal Charge Transport in Lattice-Matched InSb/CdTe Heterostructures”为题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Advanced Materials(《先进材料》)。在传统的半导体材料中,电流在其中的传导严格遵守欧姆定律,其电阻值不随电流反向而改变。但如果在系统中合理引入对称性破缺,就可以诱导其电子能带的自旋劈裂,从而产生电子的非互易输运,即二阶整流效应。在前期工作中,寇煦丰组利用半导体InSb与CdTe晶格匹配的特点,通过分子束外延生长技术制备了高质量的3英寸InSb/CdTe异质结薄膜。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利用高分辨电子全息成像技术确认了在InSb/CdTe异质结中由界面对称性...
    2023-02-20
  • 科教融合频结硕果——信息学院本科生在光声成像领域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光声信号滤波算法
    光声成像作为一种新兴的基于光学和超声融合的医学成像方法,在多种生物医学应用中具有很大的潜力,尤其是可以通过揭示功能和分子信息提高医疗诊断的准确性。然而,光声图像重建质量常常受到光声信号噪声干扰的影响。近日,信息学院2020级本科生胡天衢和黄子浩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光声信号滤波算法,相关成果在Wiley旗下学术期刊Journal of Biophotonics 在线发表,该工作在信息学院高飞课题组完成。针对光声显微成像系统采集的光声信号信噪比低的问题,信息学院2020级本科生黄子浩和胡天衢通过改进传统卡尔曼滤波算法,提出一种将一维的卡尔曼滤波效果扩展至二维的参数整定方案,更好地还原了传感器接收到的真实光声信号。尽管利用差分滤波来过滤同频噪声的方法已经具备一定普适性,但是这一过程常常会受到背景噪声的影响,导致噪声被进一步放大,而改进后的卡尔曼滤波成像方法则为差分滤波发挥更好效果奠定了基础。该论文的发表是基于信息学院本科生课程《...
    2023-02-13
  • 生命学院刘艳芬和白云课题组合作发现调控应激颗粒稳态新机制
    1月24日 ,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刘艳芬课题组和白云课题组合作,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Autophagy(《自噬》)在线发表了题为“Stress granule homeostasis is modulated by TRIM21-mediated ubiquitination of G3BP1 and autophagy-dependent elimination of stress granules”的研究论文,揭示了生理性和病理性应激颗粒稳态调节的内在机制,为ALS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靶点。应激颗粒是一种由RNA和RNA结合蛋白形成的无膜细胞结构,在细胞受到压力的情况下,通过液液相分离(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存在于细胞质中。应激颗粒的形成与解聚是高度动态变化的过程,其通过调控细胞内蛋白质翻译和RNA加工的动态平衡以促进细胞在不利条件下存活。近年来,应激颗粒被发现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如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等密切相关,显示了它们在机体中的重要性。目前,对于应激颗粒的内平衡调控机理、病理性应激颗粒沉积形成及其促发神经退行...
    2023-01-31
  • 物质学院章跃标教授课题组研发官能团诱导锁定变压吸附材料
     天然气是能源体系清洁转型的重要支撑,而提纯(如液化天然气要求甲烷纯度达到97.5%)是其运输和使用的必要前提。沸石咪唑框架(ZIF)作为定向构筑沸石网络的金属−有机框架,与无机沸石相比具有更好的结构可设计性和官能团修饰性,在天然气分离和纯化方面应用前景广阔。然而,ZIF吸附过程中的框架变形和配体摆动弱化了其分离高压气体的实际性能。近期,我校物质学院章跃标课题组提出了新的官能团诱导锁定策略,实现了该类材料在高压CO2/CH4吸附过程中的结构刚性增强以及甲烷纯化性能提升。该成果作为封面文章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Chemistry of Materials (《材料化学》)。图1. 《材料化学》封面亮点报道我校章跃标课题组提出的官能团诱导锁定策略助力天然气纯化 该工作巧妙地利用配体官能化和框架柔性最大化配体间相互作用:以菱沸石(GME)网络作为定向构筑的柔性框架(为acs-a的边修饰网络),利用相近双六元环的配体间相互作用实现框架的锁定以...
    2023-01-27
  • 信息学院赵登吉课题组在多智能体系统领域取得多项重要成果
    近日,第22届智能体及多智能体系统国际会议(The 2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tonomous Agents and Multi-Agent Systems, AAMAS 2023)论文录用结果公布,信息学院赵登吉课题组共有5篇论文(4篇长文和1篇短文)被接收,其中包括本科生一作论文一篇。智能体及多智能体系统国际会议是多智能体系统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会议之一,由非盈利组织IFAAMAS主办。赵登吉课题组开创了领域新的研究方向“社交驱动的机制设计”,并围绕该方向开展研究。社交驱动的机制设计旨在解决社交网络环境中如何设计有效的资源或者奖励分配机制以激励更多人参与合作的问题。其中最典型的是拍卖、匹配成本分摊和合作博弈。拍卖结合社交之后的新关注点是如何激励买家通过他们的社交关系邀请更多买家参与到拍卖中,从而提高拍卖的社会效益和卖家收益等目标。其难点是买家之间具备竞争关系,因此他们在没有外部激励的情况下不会彼此邀请。本次接收的论文重点解决了单物品拍卖中的...
    2023-01-18
  • 物质学院陈宇林-柳仲楷课题组实现二维材料手性电子能带的测量、调控和光学响应
    手性是自然界的基本特性。仰望星空,太阳带着众行星绕着银河系中心螺旋前进;俯瞰大地,生命体的双螺旋遗传物质代代传承;聚焦到微观粒子世界,弱相互作用下的运动规律也具有手性特征(宇称不守恒)。在凝聚态物质世界中,手性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一系列以手性为重要特征的新奇量子态被先后发现,如手性量子自旋液体、手性超导体、手性马约拉纳零能模等。有意思的是,电子集体运动所形成的能带结构,即晶体材料物理性质的“基因”,也可以是手性的。这些手性电子能带往往催生出有趣的光学和磁学响应,因而受到人们的持续关注。通常,具有手性晶体结构的材料能体现出手性电子能带结构,如手性拓扑外尔半金属,而非手性晶体材料往往不会出现手性电子能带。近期,我校物质学院陈宇林-柳仲楷课题组联合南京大学奚啸翔课题组、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颜丙海课题组在二维材料手性电子能带结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人员发现了非手性晶格材料1T相二硫化钽的手...
    2023-01-17
  • iHuman研究所水雯箐团队与合作者系统性评价DIA蛋白质组学数据分析工具
    近日,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水雯箐课题组和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张耀阳课题组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题为“Benchmarking commonly used software suites and analysis workflows for DIA proteomics and phosphoproteomics”的研究论文,通过创建多套标准与复杂样本数据集,全面评估了4种具有不同算法设计的数据非依赖性采集(Data-independent acquisition, DIA) 数据分析软件在解析常规蛋白质组和磷酸化蛋白质组数据时的性能和特点,明确提出了适用于特定类型蛋白质组学的DIA数据分析流程。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学已成为解析生物体系的蛋白质群体组成与动态调控的主流技术。DIA是一种在理论上对样品信息损失极低的质谱数据采集方法,该模式将每个采集循环中一级质量分析器检测的离子分配到预定质量窗口,从而对数个或数十个待测离子同时进行碎裂和二级检测。这种方法保证了数据完整性,但在产出数据的解析上也更...
    2023-01-11
  • 物质学院联合团队研发客体适应分子传感材料
    高灵敏、快响应、多模式的气体传感材料是人类呼吸生物标志物(如丙酮、丁烷等有机小分子)精准检测的必要基础,有望应用于人类重大疾病(如肺癌)的早期诊断。动态共价有机框架(dynaCOF)是一种将有机构筑基元通过可灵活转动的共价键链接而成的柔性多孔晶体,可对多种客体表现出不同动态结构响应。近期,上海科技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章跃标、马延航、赵英博联合团队成功构筑了荧光响应的动态共价有机框架,该材料对多种气态有机分子展现出广谱、快速、稳定的自适应吸附和多重荧光响应。相关成果近期发表在综合性国际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本研究构筑了一例新型的荧光多孔材料dynaCOF-330,其对丙酮蒸汽表现出自适应吸附和灵敏的荧光点亮-增强的行为。同步辐射PXRD分析表明,dynaCOF-300中的孔道在表面吸附过程结构先保持菱形,再进一步膨胀为四方形;进入限域孔道中丙酮分子对蒽分子振动的限制是产生荧光增强的原因。低极性的丁烷气体与传感材料相...
    2023-01-05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920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26/66 跳转到 

上海市浦东新区华夏中路393号 201210(浦东校区)

上海市徐汇区岳阳路319号8号楼 200031(岳阳路校区)

Copyright © 上海科技大学 版权所有沪ICP备13001436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6855号

  • 附属学校
  • 附属幼儿园
    官方微信
En 中文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校务委员会
    • 校领导
    • 机构设置
    • 大事记
    • 影像报刊
    • 联系我们
  • 院所设置
    • 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
    •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 创业与管理学院
    • 创意与艺术学院
    • 人文科学研究院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
    •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 免疫化学研究所
    • iHuman研究所
    • 数学科学研究所
    • 材料器件中心
    • 大科学中心
    • SHINE项目
    • 2060研究院
    • 上海临床研究中心
    • 终极能源中心
  • 师资队伍
  • 书院生活
  • 教学培养
  • 科学研究
    • 科研进展
    • 学术期刊
    • 通知公告
    • 科研基地
    • 仪器平台
    • 规章制度
    • 联系我们
    • EHS
  • 成果转化
  • 国际合作
  • 党群园地
  • 招聘
  • 招生
  • 就业
  • 招标
  • 邮件
  • Egate
  • 校历
  • 图书馆
  • 信息公开
  • IT服务
  • 联系我们
  • 附属幼儿园
  • 附属学校

© 2017 ShanghaiTech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