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医用材料与医疗器械全国重点实验室 2025年度重点开放课题申请指南(二)

发布时间2025-04-28文章来源 上海科技大学作者责任编辑陈金榜

先进医用材料与医疗器械全国重点实验室2025年度重点开放课题申请指南(二)

 

  根据科技部、财政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为充分发挥全国重点实验室作为国家公共研究平台的作用,促进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按照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全国重点实验室运行机制,特设立本先进医用材料与医疗器械全国重点实验室(上海科技大学)重点开放课题。


一、重点开放课题研究方向

人工智能技术在CT心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研究


二、重点开放课题项目意义

人工智能技术在CT心血管成像中的应用研究具有深远的学术与临床价值,标志着医学影像技术的重大革新,并为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带来革命性突破。该技术从成像源头优化了心血管图像质量并校正运动伪影,使医生能够精准解析心脏多维度解剖结构与血流动力学特征,显著提升诊断的准确性及可靠性。同时,人工智能技术还有助于降低心脏扫描辐射剂量,减轻患者的剂量负担,以及优化临床的扫描工作流程,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的整体质量和效率,从而构建了从影像采集到临床诊断的闭环工作流,有效减少人为操作误差,推动诊疗流程向规范化、智能化方向演进。因此,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CT心血管影像的深度融合研究,不仅能够引领医学影像技术向精准化、智能化发展,更对构建心血管疾病全周期诊疗体系、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与社会意义。


三、重点开放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构建基于人工智能的CT心血管图像质量优化与诊断性能提升临床应用方案,通过人工智能的冠脉运动伪影校正和图像重建技术,确保在复杂心律、严重钙化病变及支架内再狭窄等复杂情况下获取符合临床诊断需求的高质量图像,并精准控制辐射剂量。标准化方案将在全国范围推广应用,以提升心血管疾病诊疗水平,同时推动国产医学影像技术的创新发展。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基于人工智能的冠脉运动伪影校正和深度学习图像重建等技术开展心血管CT成像研究;通过国产超高端CT设备上的多中心大样本临床验证,制定复杂心律患者扫描、低剂量成像和心血管疾病诊断评估指标;建立包含扫描协议、人工智能算法应用和诊断评估在内的临床应用技术规范,形成可推广的操作流程,实现降低辐射剂量、提升诊断效率的临床应用目标。最终从图像质量、辐射剂量、诊断准确性等维度构建基于临床决策的智能心血管CT全流程应用解决方案,实现一体化智能冠脉成像及诊断的新范式。


四、申请要求

1.申请人应有固定的工作单位,申请内容应有一定的前期工作基础,要求与本全重实验室固定成员合作申请,课题执行年限不超过2年。

2.申请人须认真填写《先进医用材料与医疗器械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点开放课题申请书》,于202551518:00之前将电子版申请书(经所在单位同意签字盖章)以PDF格式发送至邮箱research.bme@shanghaitech.edu.cn,邮件主题格式统一为:“2025年度全重重点开放课题申请-姓名-单位

3. 申请相关事宜请联系人员如下

联系人:张老师

E-mail: zhangjf4@shanghaitech.edu.cn

联系电话:021-20680814

联系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华夏中路393号上海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422


附件:

先进医用材料与医疗器械全国重点实验室(上海科技大学)重点开放课题申请书(2025年).doc


先进医用材料与医疗器械全国重点实验室

2025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