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对高性能、多功能新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加。在全球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新材料成为高端制造及国防安全的关键因素,加速新材料研发是各国战略需求。在人工智能与数据驱动技术重塑材料研发的浪潮中,材料信息学正成为突破传统“试错法”的核心引擎。
4月25日,2025年第二期(总第23期)ShanghaiTech Lecture邀请中国科学院声学所研究员、原中国科学院秘书长、原中国科学院声学所所长侯自强带来的“星辰大海”系列第四讲聚焦“材料信息学与人工智能赋能材料科学”,解析材料信息学与人工智能融合,探讨技术变革如何赋能新能源、集成电路等战略产业,展望人工智能赋能材料科学的未来。
演讲人简介:
侯自强,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广播、通信技术专家。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曾经任中国科学院秘书长,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广电总局和上海、天津、深圳等省市政府信息化高级顾问。工业信息化部通信科技委委员。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上海科技大学特聘教授。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上世纪90年代中在声学所创办数字信号处理中心推动消费电子视听设备数字化。随后在国内率先倡导以宽带IP网络技术建设信息化的基础设施。推动成立网通公司,加速了电信基础设施IP化进程。目前主要从事网络新媒体以及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4月25日,2025年第二期(总第23期)ShanghaiTech Lecture邀请中国科学院声学所研究员、原中国科学院秘书长、原中国科学院声学所所长侯自强带来的“星辰大海”系列第四讲聚焦“材料信息学与人工智能赋能材料科学”,解析材料信息学与人工智能融合,探讨技术变革如何赋能新能源、集成电路等战略产业,展望人工智能赋能材料科学的未来。
演讲人简介:
侯自强,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广播、通信技术专家。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曾经任中国科学院秘书长,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广电总局和上海、天津、深圳等省市政府信息化高级顾问。工业信息化部通信科技委委员。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上海科技大学特聘教授。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上世纪90年代中在声学所创办数字信号处理中心推动消费电子视听设备数字化。随后在国内率先倡导以宽带IP网络技术建设信息化的基础设施。推动成立网通公司,加速了电信基础设施IP化进程。目前主要从事网络新媒体以及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