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和理解艰难梭菌毒素的工作方式和致病机制

发布时间2025-03-28文章来源 上海科技大学作者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艰难梭菌感染是全球健康问题,尤其在工业化国家,是医院和社区中腹泻和假膜性结肠炎的主要原因。艰难梭菌产生的外毒素,特别是毒素B(TcdB),是最重要的毒力因子。研究TcdB的机制对于理解艰难梭菌感染的致病机制以及开发预防和治疗策略至关重要。我们先前的研究发现Frizzled(FZDs)是经典TcdB(TcdB1)的肠道上皮受体。然而,临床上流行的另一大类艰难梭菌菌株,又称为“高毒力艰难梭菌”,表达两种不同的TcdB变体(TcdB2和TcdB4),且不识别FZD受体。通过全基因组CRISPR筛选,我们成功地确定了“组织因子途径抑制剂”(TFPI)是这些TcdB变体的关键宿主受体。我们还从遗传、进化和结构的角度分析了受体偏好差异的可能原因。最近,我们还发现TcdB3和其他多种靶向Rho的毒素可以诱导一种独特的细胞过程,并将其命名为“非经典迁移胞吐”。该过程可以加剧体内急性炎症,可能是宿主感知和应对细菌感染的一种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