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智能模型优化设计固态电池关键材料

发布时间2024-11-25文章来源 上海科技大学作者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报告人简介:
杨孟昊,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3年于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获得学士学位,2018年于清华大学材料学院获得博士学位,2018年至2023年分别于美国斯坦福大学、马里兰大学和爱荷华州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23年3月起就职于同济大学材料学院组建计算材料学课题组。从事构建智能模型预测固态电池界面机制及其结构演变,在Nat.Mater(2篇)、Nat.Catal.(2篇)、Nat.Commun.(2篇)、Adv.Mater、Angew.Chem.、Sci. Adv.等期刊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含共同贡献)发表论文30余篇,授权软件著作权6项。

讲座摘要:
全固态电池已被公认为下一代电池的首选方案之一,向低碳化、智能化和固态化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新能源领域前沿研究方向。构筑低阻抗和高稳定的固固界面是提升固态锂电池循环性能的基础科学问题。报告人构建了与固态电解质相结合的锂金属剥离和沉积过程原子模型,详细阐明了锂金属扩散、蠕变和孔洞形成过程。其次,报告人深入研究了不同固态电解质材料与锂金属形成的共格、半共格和非共格界面结构,揭示了界面结构与孔洞形成之间的关联性。最后,报告人系统揭示了固态锂电池在电化学沉积过程中的结晶路径和能垒,提出了改善固态电池循环性能新策略。

邀请人:刘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