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科大思政教研部集体备课:让二十大精神进课堂、入头脑

发布时间2022-11-11文章来源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作者责任编辑高瑄

为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入学生头脑”, 119日上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召开“二十大精神进思政课”集体备课会。校党委副书记吴强、人文科学研究院院长张汝伦、思政部全体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思政部负责人曾誉铭主持。

如何深入细致、准确全面领会和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将其有效融入思政课堂?备课会上,思政部教师交流了结合各自承担课程的教学要求和特色,对二十大报告进行整体性和专题性融入的教学设计,并在组织阅读报告文本、课堂讨论、课堂作业和测验等环节提出了建议。与会教师一致认为,要充分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对思政课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领会二十大精神丰富的民族历史意义和世界历史意义,深耕细挖其中的深义、大义、要义,深刻领会其中的整体性、融贯性、逻辑性、实践性和制度性的统一,在日常教学中深入结合党的创新理论和新时代的时代境况,更好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张汝伦就构建上科大特色的思政课提出要求。他强调,思政课要“接地气”。要紧密联系科技发展、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和哲理。要辩证把握思政课的“变与不变”,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坚决不变,但对现实问题的阐述可以适时展开。要从马克思主义精义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两个根本层面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现其理论魅力历史厚重。上科大思政课要富有上海特色。

吴强在总结发言中就如何将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提出四点意见:一是准确理解二十大精神,首先要老老实实一字一句读文本,其次要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文本精髓,探究并了解文本的脉络;二是有机融入,尊重学科专业体系,把二十大精神有机融入课程体系中;三是统分结合,宏观解释和专题讲座相结合,融入二十大精神要遵循课程的特点和教学规律,实事求是;四是从长计议,要深刻认识到融入实践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做长期的规划和探究。他还提出,集体备课要具备三个前提条件,要围绕一个重大的主题展开,不同课程之间有交叉领域,还要兼顾教学方法和教学对象两个层面,这是思政部首次真正意义的跨学科集体备课,讨论富有成效,很有启发,可以做成常规学习。他希望思政部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凝练上科大思政课的特色,向着研究型学习和实践型学习努力。吴强建议老师们更多参与指导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领悟二十大精神,产出更多马克思主义学科相关的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