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上科大科研成果入选

发布时间2022-01-11文章来源 综合办公室作者责任编辑

1月10日,由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组织开展的2021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评选结果正式发布。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特聘教授、中科院院士饶子和团队与清华大学教授娄智勇团队联合攻关取得的研究成果“新型冠状病毒逃逸宿主天然免疫和抗病毒药物的机制”成功入选。


“新型冠状病毒逃逸宿主天然免疫和抗病毒药物的机制”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已持续两年,不断出现的突变株对发展广谱药物提出急迫需求。由病毒复制酶组成“转录复制复合体”,负责病毒转录复制的全过程,在各突变株中高度保守,是开发广谱药物的核心靶点。


图片设计:刘卓佳


新型冠状病毒逃逸宿主天然免疫和抗病毒药物机制的相关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和重构了新冠病毒转录复制机器的完整组成形式。以此为基础,首次明确了病毒mRNA“加帽”成熟的关键酶分子,回答了冠状病毒研究中近30年来悬而未决的问题,并且该分子在各突变株中高度保守,在人体中没有同源物,为发展新型、安全的广谱抗病毒药物提供了全新靶点。同时,研究团队还首次发现病毒以“反式回溯”的方式对错配碱基和抗病毒药物进行“剔除”,阐明了瑞德西韦等药物效果不良的分子机制,为优化针对聚合酶的抗病毒药物提供了关键科学依据。以上研究成果分别于2021年1月和6月发表在《细胞》(Cell)期刊上。



饶子和院士团队核心骨干、上海科技大学副研究员高岩,也是2021年6月发表在Cell期刊研究成果的并列通讯作者,他表示:“我很荣幸能够作为项目攻关团队的一员,参与到新冠病毒加帽中间态复合体、N7加帽复合体及错配矫正复合体的三维重构工作。感谢上海科技大学冷冻电镜平台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这为项目的攻关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我也会为新冠病毒转录复制的后续深入研究和抗病毒药物研发继续努力奋斗。”



 “随着新冠疫情的进展,突变病毒株不断出现,而病毒的转录复制过程因其高度的保守性和重要的生理意义,日益引起靶向药物开发上的广泛关注,新近获批上市的莫努匹韦等抗病毒药物都是针对该靶点发挥功能。” 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特聘教授、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饶子和表示,“我们与清华大学教授娄智勇、助理研究员闫利明等组成科研攻关团队,在上海科技大学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解析了相关重要蛋白复合物的冷冻电镜结构,明确了病毒通过复制矫正逃逸宿主免疫及抗病毒药物的分子机制,为新型抗病毒药物的开发奠定了关键结构基础。”他表示,下一步团队的工作重心聚焦在开发抗新冠的特效药,为早日结束疫情贡献力量。

本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包括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特聘教授、清华大学教授饶子和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娄智勇,清华大学助理研究员闫利明,上海科技大学副研究员高岩,清华大学博士后杨云翔。

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自2015年起开展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评选工作,旨在推动生命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充分展示和宣传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目前评选活动已连续开展7个年度。今年通过成员学会推荐,由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和临床医学等领域同行资深专家评选,并经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主席团审核,最终确定8个知识创新类和2个技术创新类项目成果为2021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本次入选项目具有原创性突出、社会意义重大的特点。

自2019年以来,上海科技大学已连续3年、有4项研究成果入选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近年来,上科大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免疫化学研究所、iHuman研究所等生命科学领域科研团队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在抗结核药物靶点、新冠病毒蛋白质结构、脑-脾神经通路、G蛋白偶联受体作用靶点等研究中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充分体现了上海科技大学在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实力。


论文链接:

1. Coupling of N7-methyltransferase and 3′-5′ exoribonuclease with SARS-CoV-2 polymerase reveals mechanisms for capping and proofreading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92867421006632

2. Cryo-EM Structure of an Extended SARS-CoV-2 Replication and Transcription Complex Reveals an Intermediate State in Cap Synthesis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92867420315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