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说|许腾: 从零开始的上科大生活

发布时间2021-06-14文章来源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作者责任编辑

许腾,上科大信息学院2017级本科生,高中毕业于山东省实验中学。

在校情况:2020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曾获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奖学金。2018年和2020年获得上海科技大学本科生一等奖学金,2018、2019、2020连续三年获得上海科技大学三好学生称号。

毕业去向:保研至上海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专业排名第一)




缘结上科大

从高中起,我便有幸参与到了一些科学实践中,这也是我对科研产生兴趣的最初起点。彼时我在山东省实验中学,受学校推荐参加了中科协组织的全国中学生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英才计划)。在这个为期两年的项目期间,我在山东大学化学系贾春江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一系列的科学实践。我利用半年时间完成了最主要的一个实践课题《氨分解制氢中碱金属、碱土金属助剂对复合型镍-铈催化剂影响的探究》,最终,这个项目获得了英才计划的年度优秀课题,并被选送至英特尔科学与工程大奖赛(Intel ISEF)中国区冬令营。在紧张的高中日子里,忙里偷闲完成实验,挑灯夜战撰写论文的时光让我铭记于心,也为我的未来选择产生了深厚影响。

来到上科大之前,我在高中主要参与的学科实践仅仅在化学方面。我决定走出当时的舒适区,选择上科大这所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大学,在我另一个有着浓厚兴趣且在众多领域至关重要的学科——计算机科学发展。当时的我对计算机学科学知之甚少,仅怀着一腔的兴趣做出如此决定。初来上科大时,我最大的担心便是相比其他同学,自己没有计算机科学经验的积累,不知道这样的学业道路能否走得顺利,走得长远。三年之后,我想我已经寻获问题的答案:在上科大,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上科大“小规模、高水平、国际化”的办学模式,让包括我在内的一众同学获益匪浅,取得阶段性的成功。  

多彩课程,助力学术发展

对于本科生,课程学习是我们未来进行科研创新的基石,而上科大提供的多样而充实的通识课程以及专业课程,为我们的学习成长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作为一所小而新的大学,上科大对标国内外一流高校,课程设置以及教材选用都兼具理论与实践、前瞻和创新。在我本科一年级,最令我受启发的是薛加民教授开设的普通物理I课程。薛教授在每节课都会用一些小玩具、简易设备来介绍相关的物理话题,他也经常布置一些开放性、趣味性的课后作业,让我们通过一些小实验来学习相关知识。在这门课里,我和我的队友张子宁同学一起完成了开放式的课程课题,我们制作了一个简易的磁耦合共振式无线电力传输装置。这门课精心设计,趣味与严谨并存,薛老师的授课也异彩纷呈,这些都为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二期间,专业课成为重中之重,算法与数据结构和计算机体系结构都是对计算机学科至关重要的基础课程,教授需要在48学时里讲授大量专业知识,充实的课程作业、实验以及课程设计环环相扣,设计巧妙且挑战性十足,为我的编程能力以及学科基础知识都打下了重要基础。在计算机体系结构这门课程里,学习与解决问题不再是一项单打独斗的事情,很多任务都需要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面对纷繁复杂的课程任务,我与队友刁子豪同学在学院、活动室里度过了数个日夜,共同解决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这种学习方式既有助于个人更快更好地提升对课程的理解,也有益于同学间人际关系的发展。经过长期以来的坚持,我终于取得了在校期间专业课GPA 4.0的成绩,这也为我后来继续科研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摄影叙事与实践课程拍摄实践


在专业课程之外,创艺学院、创管学院与人文科学研究院也为每一位上科大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课程。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对摄影都有着浓厚的兴趣,而创艺学院开设的众多课程恰好为我在艺术理论方面提供了系统学习的机会。在我选修王受之教授、王颉教授开设的现代艺术导论课程中,王受之、王颉教授在绘画、雕塑、建筑、摄影等诸多方面对近现代艺术流派、艺术运动作了详尽的介绍。在周仰老师开设的摄影叙事与实践课程里,我们得以在摄影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系统化学习。在这门课中,每位同学都需要设计一个持续一学期的摄影项目,这对于大多数摄影爱好者来说都是一份难得的拍摄体验。上科大各学院提供的丰富的通识课程,也为我在人文素养、兴趣爱好发展方面提供了必要帮助。


与上科大同学一同观赛 Berkeley vs. Stanford橄榄球Big Game,巧合的是这场比赛也是Berkeley十年来首场胜利


国际交流,拓宽学术视野

作为一所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大学,上科大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国际交流机会。我在大三期间参与学校3+1交流项目,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交流一年。在这所世界一流的大学里,我体验到了顶尖的授课与学术水平,活跃的校园社群和出色的校园文化。在交流期间,我选修了数门令我印象深刻的课程,以机器人导论为例,授课教授是在机器人领域久负盛名的S. Shankar Sastry教授。在这门课上他为我们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机器人领域的数学原理及应用场景,我与其他几位上科大同学一同选修了这门课,且作为小组共同完成了这门课的课程设计:机械臂纸上艺术。在这个课题里,我们使用了机械臂型机器人Sawyer,基于ROS完成了使Sawyer握持马克笔在纸上画出肖像画的任务。在这个项目中,我们自主设计了人脸检测、路径规划、坐标转换、控制等环节,且做到了课程同类项目历史最佳。


机械臂纸上艺术 课程设计小组合影


学生工作,构建校园社群

在上科大这所全新的学校,校园社群拥有着灵活多变的形态。我很开心可以在它成型的前期便参与进社群的构建过程中来。自从入校以来,我便参与了许多志愿服务与活动策划工作,诸如元旦晚会、运动会、新生军训等大型校内活动。

大一春学期,我参与了一项相对长期的社会实践课题:“互联网+电商扶贫”,我们自当年3月便开始筹备策划,在学校里举办“黄果柑品鉴会”,把远在千里外的社会实践课题带到了校园里。在大二期间,我担任了学生会学术科技部部长,近乎从零开始,筚路蓝缕,与部门的同学们共同策划打造了面向全校的“学术周”活动。在这样一所全新的大学里开展学生工作,便犹如在一处未开垦的土地上辛勤耕耘。那时学术科技部刚成立不久,面临着缺乏经验、合作意识不强等各种问题。我们重新构建团队、从零开始梳理工作计划、工作流程,订立内部工作文档归档机制,并在一学期的时间里,详尽地完成了两项大型活动的流程策划。当年的暑学期,面向全校同学的“学术周”系列活动终于以一种羽翼丰满的姿态同大家见面。我们还设计了此项活动专属的视觉标识、海报、展板以及新媒体宣传材料,并将科技工作坊、科技竞赛路演、学子论坛等多项活动为大家做出呈现。这项活动后来成为学术科技部的品牌活动,学子论坛等活动形式也转化成为了部门每季度举办的常规活动。一年过后,未曾耕耘的土地长出了绿芽,我们也收获了一个氛围融洽、凝聚力强的工作团队,这也是我在学生工作中收获最多,最开心的事情。


2019年学术科技部主办的学术周系列活动


此外,由于我长期以来对摄影与新闻的兴趣,我也曾担任学生记者团的团长,负责组织校园活动、新闻的报道以及开展社会实践摄影大赛、摄影采风活动。


对校内活动进行摄影报道


2020年,在交流结束后,我参与到了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体系结构I课程的助教工作中来,一方面希望将我在当时上课的美好体验保留、传承下去,另一方面也希望把在Berkeley学习到的宝贵经验带回上科大,希望能够为上科大课程开展、迭代出一份力。我很高兴可以与诸多同学一道,为校园社群的构建添砖加瓦,也很高兴可以在社群中找到志同道合、兴趣相投的同学一同前行。


Thank you, My Dear Friends


我十分荣幸,也十分开心,可以在不同的维度参与上科大生活的方方面面,为自己的上科大生活作出独特的诠释。今年秋天,我将成为上科大的研究生,在这里继续走下去。未来三年,让我们一起,对上科大生活做出全新的释义。



教师寄语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虞晶怡



因材施教 - personalized education 是上科大培养学生的基本哲学。在上科大,我们尊重每位同学的兴趣爱好和创新思想,给他们尽可能多的资源支持和自由,鼓励他们走出舒适区,去问hard questions,去尝试新的想法和做法,去拥抱失败。唯有当学生成为自己学习和科研的主人,因材施教才会成为可能,学术创新才会成为可能。和众多上科大学子一样,许腾同学能够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资源去不断拓展自己学习和成长的边界,从而做到人文厚实、理工见长、永葆好奇心。许腾写得一手好程序,亦拍得一手好照片。更了不起的是他能在自己的科研中将两者结合,用计算辅助电影特效,并投稿于人工智能的顶级期刊。许腾过去四年的成长,也是很多上科大学子的心路历程。身为老师,我们最大的幸运就是每天被这群极具开拓者精神和勇气的学生激励鞭策,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试错、一起成长。他们是上科大的基石。感谢他们塑造上科大的品格。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王雄



许腾是我导师组的学生,他入学上科大四年来一直保持在计算机专业的前几名,并且还获得了国家奖学金。这个强壮的山东大男孩从一入校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大一大二导师组活动时,大部分同学都会多多少少抱怨课程太难课业太重,但唯独他总是说“还好”,“还行”,言语和表情中充满了自信和笃定。许腾另一个让我非常欣赏的特质是不盲从,善于独立思考,按照他的成绩和科研经历,完全可以拿到国外顶级高校的offer,但他却毅然决定继续留在上科大读研,因为他很清楚,上科大在他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已经属于世界最顶尖水平,他在这里能得到的训练和做出的成果丝毫不亚于国外名校。希望大男孩坚持自己的理想,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成为家人、学校和老师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