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说 | 朱威:从迷茫到坚定,在多元化的上科大不断成长

发布时间2020-06-16文章来源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作者责任编辑

朱威

生命学院2016级本科生

【高中母校】

浙江省苍南中学

【兴趣爱好】

篮球,吉他,看电影

【毕业去向】

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直博

【毕业感言】

上科大是一个多元化的舞台,在这里我们可以自由地探索自己的兴趣,不断挖掘自身的潜能。在忙碌而又充实的四年中,我有过迷茫,也有过彷徨,很感谢一路以来学校和老师同学给我的帮助,让我更加明晰前方的路。在仰望星空的同时,更要脚踏实地,努力完成每件事,在磨练中不断成长。

课程鼓励创新,十八般武艺通通用上

上科大整体的课程体系设置注重通识教育,四年的时间,我们生物专业的同学不仅需要学习专业相关的课程,还有物理,化学,以及计算机等。学科交融不仅能让我们有机会领略多个学科的魅力,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物问题本身。

上科大的课程内容紧扣前沿,作业鼓励创新,没有标准答案给了我很大挑战。在《现代生命科学导论》上,每两周老师就会根据近期热点布置话题让我们写一篇小论文,并进行Presentation。刚开始我抓耳挠腮,常常因为找不到合适的信息而无从下手。在老师的指导下,我渐渐知道怎么用关键词去搜索领域内的文章,理解其中的发展脉络并归纳已有的研究结果,最后清晰地在课堂跟同学分享自己的成果。期末大作业需要小组合作进行一次文献分享,大家脑洞大开,十八般武艺通通用上,除了用PPT展示外,还有加入手绘视频,角色扮演等形式,使得整个环节非常生动有趣。

扮演科研工作者介绍实验结果的视频截图

其他小组同学制作的手绘视频截图

 进入大三后,专业课以小班化教学为主,老师会结合自己的研究跟我们讨论领域的最新进展,并不断启发我们思考。比如在《神经科学导论》课上,胡霁老师经常会Cue我们:“如果当时是你,你会怎么设计实验”。刚开始我很沉默,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后来慢慢感受到了讨论问题的乐趣,并享受其中。老师会在天马行空的方案中指出逻辑不足的地方,然后一步步引导我们正确地思考问题。

此外,一些课程也会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张力烨老师的《生物信息学》上,老师要求我们到课题组完成一学期的数据分析小课题。我有幸参与到吕鹏飞老师课题组中有关乳腺发育的课题,通过分析单细胞数据寻找发育过程的关键基因。刚开始上手时,我会因为对课堂知识理解不够到位而经常碰壁,但在经过了实践过程中的一番曲折努力后,我对于各种要领的理解变得更加扎实。

回首四年的时光,我觉得上科大的课程设置特别“走心”,结合前沿进展的授课方式能不断启发我们思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硬核而充满乐趣。

跌跌撞撞中,寻找自己的科研兴趣

在大二的时候,我修读了陈佳老师的《生物化学I》课程,并对老师研究的基因编辑方向产生兴趣,由此申请进入陈佳老师课题组学习。老师和师兄师姐们都非常热情,轻松的实验室氛围让我很快融入其中,并开始跟着师兄进行单碱基编辑器改进的相关课题。由于在实验上还是一个初来乍到的“萌新”,起初我上手非常慢,实验操作成了科研路上的第一个拦路虎。我经常会因为紧张而加错试剂,也经常因为实验失败而不知所措,因此度过了一段非常迷茫的时光。但在一段时间摸索后,自己逐渐找到感觉,到后面也开始能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并自己设计实验去验证,得到结果后也能独立分析。从刚开始的实验小白,到后面能自己承担一部分小任务,我在陈佳老师和师兄的帮助下得到很好的成长。

在陈佳老师实验室做实验

在大二暑假,我参加了北京大学主办的神经生物学暑期班。那时很多做交叉学科的老师分享了他们的研究,在讨论的过程中与来自不同背景、不同方向的同学产生了激烈的思想碰撞,一周的交流和学习使我深深感受到了交叉的魅力。回来以后我产生了朝着不同方向多做尝试的想法,不断发掘自己的兴趣。


与同学在北大未名湖合影

大三时,我进入了张力烨老师的课题组进行生物信息学方面的学习,希望自己能多掌握一些数据分析的方法。我首先参与了课题组中肝癌相关的数据分析工作,刚开始仅仅为了装一个软件可能会花费好几天的时间,碰到各种各样的报错,非常抓狂。但在不断试错后,我逐渐熟练起来后,并开始了自己的探索。由于每个人独立负责一个部分,我得到了很多的锻炼机会。张老师非常负责,每次都会很认真的看完我的周报,提出很多宝贵的建议,并且引导我理清楚每一步分析的目的以及碰到问题时解决的思路。在这个过程中,我的数据分析能力以及科研思维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也逐渐确定了自己今后想做的方向。在大三结束后,我报名了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的招生夏令营,最终获得了直博的机会。

张力烨老师课题组合影

与大牛交流,拓宽眼界

学校经常会邀请领域的大牛来做学术分享,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讲座资源。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虽然讲座可能只有短短的一个小时,但其中却浓缩了他们几十年的研究和思考。聆听学习这些顶尖学者的心路历程以及他们的科学研究,不仅能拓展我们的视野,也可以帮助自己确定兴趣。我经常参与到学院会议的志愿者活动中,负责对接外籍教授,带他们参观校园等,也因此获得了更多与他们深入相处的机会。在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Steve Farber 教授的交流中,他不仅与我分享很多科研的细节,也会谈起他自己的兴趣爱好等,相处时间虽短,但我感觉两人不仅是师生,更是朋友。

与Steve Farber教授合影

在大四的时候,我作为一名志愿者参加了世界顶尖科学家大会,有幸聆听了很多诺奖得主的分享,见到了许多在教科书上的大牛。记得在与2012年诺奖得主约翰·格登教授的交流中,他分享了自己在细胞核移植研究过程中的细节与曲折,还鼓励我要寻找到自己的兴趣,朝着目标不断努力。虽然作为科研路上的新人,前辈们的教诲有时候我并不能马上领悟,但随着我自己在这条路上一步一步地去前进,那些话可能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不经意间启发着我,帮助我一点一点拨开云雾。

顶尖科学家大会志愿者合影

在社团活动中获得归属感

与其他大学不同,上科大没有设置班级,所以我刚入校时我对于大学生活有些迷茫,而正是进入学校篮球队给了我这份归属感。因为对篮球的热爱,大家每周聚在一起共同训练,共同拼搏。在球队里,不仅我的球技得到了提升,而且得到了很多学习上的帮助,学长学姐们给了我很多的选课建议,告诉我要提早做好未来的规划等等。我加入时,球队成立才第二年,由于平时训练和学习可能会有冲突,发展地非常不容易。但是大家凭着对篮球的热爱,使得球队慢慢地成长起来。同时在大家的努力下,校园的篮球氛围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校内举办了裕民杯等篮球赛事,是我每年最最期待的一项活动。

参加校内裕民杯篮球赛

在教练和经理的带领下,我们经常会到校外打比赛,会因为失败而垂头丧气,也会胜利而激动不已。时至今日,每当回想起我们队得分时欢呼激动的场景,我仍是心潮澎湃。我真的很感谢教练和篮球队这个集体,让我在迷茫中找到归属,希望以后球队能够发展得越来越好。

上科大篮球俱乐部合影

最后,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节奏,在科研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在校园活动中找到自己的归属,度过充实多彩的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