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17年是我校开展暑期产业实践的第二个年头,其总体目标在于引导学生了解国家战略、体察行业趋势、探索个人发展。来自我校四个学院及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的18名指导老师择选当今科技经济热点,共推出15个贯通产业链的实践课题,内容涉及新药研发、AR/VR、环保与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与共享经济、创新创业、智慧城市等。今年的暑期产业实践集中在7月17日至7月28日以及8月21日至9月1日两个时间段内进行,拟调研产业实践基地50余家,选课学生人数305人。
在去年成功开展产业实践的基础上,今年的产业实践课题更加注重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并邀请企业导师参与指导,同学们通过实地调研企业和园区,与企业专家面对面交流,探寻基础研究和产业应用之间的联系和鸿沟,提出课题解决方案。快让我们看看这两个礼拜同学们都有什么收获吧?
走进药物研发工作者
产业实践主题:新药研发
指导老师:白云、水雯菁、程建军
课题背景: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和医疗越发关注。中国本土的制药企业也进入快速成长的通道。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国际市场对中国创新能力的要求日益提升。另一方面,肿瘤、糖尿病等慢性病成为了威胁国民健康最主要的疾病,老百姓对疗效好、价格优的新药提出了迫切需求,新药研发市场充满了机遇和挑战…….
针对以上现状,生命学院以“新药研发”为主题,围绕新药研发产业流程,设立三个实践课题:(1)专利在临床前药物研发中的作用(指导老师:白云),(2)临床前药物研发的挑战和机遇(指导老师:水雯菁),(3)新药临床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以及信息技术在其中的应用(指导老师:程建军)。 并在7月17日至7月28日实践期间,安排学生走进诺华、礼来、再鼎医药等企业进一步了解生物医药相关知识产权问题,临床前药物研发过程中的靶标确立、筛选模型确立、先导化合物发现和先导化合物优化,探讨如何通过广泛的人体试验确定新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云计算、移动医疗等新兴信息技术在临床研究中的发展和前景。
专利与药物研发---诺华之旅
本小组的课题是“专利在药物临床开发中的作用”,且整个课题由诺华的企业导师全程参与指导。7月17日上午,在白云老师和张扬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乘车前往位于浦东金科路的诺华上海园区。
诺华公司是世界领先的医药健康企业,致力于创新药物研发,旨在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延长人类寿命。诺华上海园区是诺华全球三大研发中心之一,也是诺华全球研发网络在亚太地区的重要基地,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和亚洲地区高发的癌症、肝病以及表观遗传学领域研究,并致力于培养本土人才。
来到诺华公司,一路上同学们对充满创意气息和生活韵味的公司园区环境赞叹不已。接下来诺华的王鹏老师给我们做了以"科学服务人类,携手共创未来"为主题的报告,介绍了诺华的企业发展和定位,强调了诺华在创新研发的巨大投入。报告后,同学们就医院、学校和企业联合科研,企业科研模式和公司发展方向等问题向王鹏老师提问,带队老师也不时提出自己的观点,大家进行了热切的讨论。接下来同学们参观了研发中心的实验室,以及高通量筛选系统。其中办公桌与实验台之间的相互转化设计让人眼前一亮。十二点钟,同学们统一来到诺华的员工餐厅就餐,此时赶上了食堂的马来西亚美食节,各具特色的菜品令人目不暇接。同学们用餐的同时,看到企业的员工来来往往,对诺华的企业文化也有了进一步的体验。
餐后稍事休息,一点钟回到报告厅,一行人听取了Lily Wang和Sean Xiao两位老师的讲座。Lily对专利进行了全方位的讲解,并分享了业内商业专利诉讼的案例。同时也对一些专利领域中常见的“边界问题”进行了分析,让人收益匪浅。Sean的讲座主题集中于patent mining,这个讲座教授同学们如何在已发表的专利中获取专业信息,并通过一系列软件工具的使用来“提取”文件中的精华,是一项非常实用的技能。同学们学习后甚至可以“破解”已有专利,并为自己的研究提供思路,真是让人大开眼界。讲座的最后同学也和两位企业老师进行了深度的交流,吸收了相当多的专利领域知识。
当天下午四点钟左右,同学们结束了充实的诺华实践教学之旅,接下来,我们须完成由诺华企业导师布置的两份专利相关作业,并在7月28日下午向双方导师答辩。
(供稿人:王诚)
活动感悟
在参观学习诺华之前,我对于新药研发的概念始终是模糊与抽象的。以往也曾经参加过制药企业来校开设的讲座,也阅读过制药相关流程的材料,但是真正的接触到这些制药企业、亲身聆听投身新药研发领域的工作人员面对面的讲解后,新药研发,尤其是专利在临床前新药研发当中的应用才在我的头脑中变得清晰而具体起来。当以往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行业展现出它内部的一环时,我才真正意识到新药研发是一个怎样的环环相扣又相互独立的产业。尤其是来自诺华的导师向我们亲自演示了专利应用的具体操作后,我也对专利在新药研发中的具体应用充满了兴趣,并有了亲手完成简单专利分析的能力和动力。
(供稿人:谢佳轩)
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礼来调研纪实
7月17日上午,17名15级本科生和5名iHuman研究所的研究生在水雯箐助理教授和张雯莹老师的带领下,前往礼来(中国)研发有限公司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分公司,希望通过此次对研发部门的实地参观与考察,对临床前药物研发的课题有更全面与立体的认识。
师生刚步入公司大楼,便能感受到企业严谨认真的办事态度,保安人员为入场师生发放胸卡,前来接待我们的工作人员热情大方地将我们迎进一楼的会场,尽管公司不大,但丝毫没有拥挤与混乱的现象,洁净的环境与井然有序的安排令大家倍感舒心。
企业为我们这次实践安排了四个环节,首先由单倍博士为同学们介绍了礼来的发展历史和公司理念。礼来早在1918年便与中国结缘,而在张江的研发中心更是礼来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表明了礼来对中国市场发展和科研人才潜力十分看好。制药本身是一件耗时久、投入大、结果却不一定理想的艰苦工作,但在会议室的门上,“play to win”的标语显示着礼来对成功的志在必得和强烈自信。礼来的企业理念是“integrity, respect for people, excellence”,这在之后活动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接下来黄政博士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药物研发的流程,他以自己亲自参与研发的,赫赫有名的治疗哮喘的药物顺尔宁为实例我们进行讲解。从靶点的验证到先导化合物的优化,再到一次次的化合物筛选以及临床的试验,为了这么一款适用于6个月以上婴儿的药物的诞生,制药工作者从81年一直奋斗到了97年;而制药这一行业,又是需要生物学、化学、药理学等多个学界的专家倾力合作,彼此信任。而现在,礼来张江研发中心正在致力于糖尿病药物的研究,面临重重挑战,黄政博士表现出一种坚定的乐观,他表示,药物研发正是他所喜爱的工作、是治病救人的工作,正是由于这份喜爱和使命感,他们可以克服新药研发路上的困难,并享受这份挑战所带来的乐趣。这让同学们对自己的未来职业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只有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才能长久地持续下去。
之后,同学们在彭女士的带领下参观了化学实验室和生物实验室,涵盖了工作区域的巨大的空气净化系统、完善干净的安全措施与操作台、严谨的实验规范。这里的员工彼此合作、彼此体谅、重视公司所有员工的生命健康,体现出对人的尊重。
经过2个多小时的讲座与参观,我们进入了午餐时间,公司安排了多位研发部门的人员与我们共进午餐,并解答我们的疑惑。与我们同席的科学家非常平易近人,不仅与我们侃起了大学生活,也更加详细地讲解了药物研发的过程,对于我们的课题也给出了建议与展望。最后,同学们和科学家们在合影留念中结束了此次参观学习。
活动后记
活动结束以后,我们小组在晚上就选题展开了讨论,初步定下了糖尿病药物靶点的选择和挖掘、针对给定靶点的药物候选筛选方法以及糖尿病动物模型三个候选方向,并在与水文菁老师面谈后,最终定下了糖尿病动物模型的选题。在接下来的两周时间里,同学们将通过查阅文献,并与礼来科研人员探讨答疑来完成课题分析,我们期待最终能够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供稿人:吴亦朝、王梦亭)
独特研发模式、服务中国患者---再鼎医药纪实
7月19日下午,在程建军老师的带领下,生命学院和信息学院的17名同学们造访了上科大的邻居、位于浦东金科路的再鼎医药(Zai Lab)。再鼎医药的高级副总裁阎水忠博士热情接待了上科大的同学们,进行了全面的公司介绍,并就同学们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阎博士介绍到,再鼎医药成立于2014年,由杜莹(Samantha Du)博士创办,专注于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新药研发。杜博士拥有多年大型制药公司(辉瑞制药)研发经历、多年本土制药企业(和记黄埔医药)管理经验,并具有多年投资经历(红杉资本),确立了以引进国外晚期临床优质项目,在中国进行研发,服务中国患者的战略目标。这种研发策略大大节约了产品开发的时间,也缩短了国内患者获得国外最新药物的时间。目前,再鼎正在进行的临床项目有7个,最快的处于三期临床研究。阎博士介绍,预计2019年至2020年再鼎就会有新药上市。
就同学们关心的话题,阎博士首先介绍了新药研发的一般流程。他指出,一个新药的研发,从靶点的发现到临床试验的完成,大约需要12到15年的时间。总体来看,新药研发有三大特点:高风险、高成本、低产出。在研发过程中,还要面临5个大障碍:临床前安全性和有效性;临床安全性;临床有效性;药品质量与监管政策;以及患者和支付体系的接受度。紧接着,阎博士以再鼎医药的在研项目PARP抑制剂ZL-2306为例,为同学们讲解了BRCA1/2基因变异与乳腺癌、卵巢癌的关系,使用PARP抑制剂进行抗癌治疗的作用机理,以及ZL-2306目前的研究进展。同学们了解到,ZL-2306在临床高分化卵巢癌上表现出极好的治疗效果,有机会成为第一个对BRCA突变和非突变卵巢癌均有效的PARP抑制剂。随后,阎博士带领大家参观了再鼎医药的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实验,并为大家讲解了新药早期研发的一些原理。
下午两点半活动结束,紧凑的参观大家获得了丰富的信息。回想起阎博士对自身多年新药研发经验的个人总结,“Start with the end in mind”,同学们意识到克服成功路上的障碍就要全方面考虑、全面做好准备。带着收获与感悟,大家离开了再鼎制药。
活动感悟
新药研发是一种高风险低产出、需要大量的智力和劳力投入的产业。即便如此,正如再鼎医药的阎博士在报告的最后说的,只要“Start with the end in mind”,跋涉千山万水、绕再多弯路,我们都不会迷航。新药研发之路,漫漫其修远兮,而我们上科大学子的求学之路又何尝不是如此?在浩瀚无垠的知识海洋中,立志成才、报国裕民的目标和初心就像不灭的灯塔——只要铭记在心,它总会引领漂泊中的一叶孤帆找到正确的方向。
(供稿人:沈望尘)
单倍博士介绍礼来(中国)研发中心
在礼来(中国)研发中心合影
同学在诺华公司认真聆听报告
同学在再鼎医药认真聆听报告
在再鼎医药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