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我校全体2014级本科生即将迎来首次产业实践活动。为了保障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在教学事务处的牵头下,我校信息学院、物质学院、生命学院、创管学院联合图书信息中心,在6月6日至7日面向本科生召开产业实践动员大会,各学院产业实践指导老师以及教学主管参会。动员大会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产业实践总体情况介绍和各学院产业实践课题介绍。
教学处着重介绍了产业实践的总体情况,包括实践目标、教学安排、开展模式、考核方式等。产业实践是继社会实践之后、我校本科生三项创新实践中的第二项内容,其总体目标在于引导学生了解国家战略、体察行业趋势、探索个人发展。产业实践以行业调研为基础,以预设课题为载体,采取团队制和导师制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时间上持续两周。参加产业实践的同学将在学院教授的带领下,确立调研方向,明确调研问题,走进企业与专家交流,探寻基础研究和产业应用之间的联系和鸿沟,深入体察和思考产业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鼓励学生针对课题预设目标提出个性化的见解以及课题解决方案。产业实践结束后,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校已有资源,在接下来一至两年的学习生涯中,继续选择科研实践、专业实习、创业实践中的一种,进一步拓宽自身个性化发展和自主成才的空间。
动员会上,各学院的课题介绍引人入胜。来自四个学院的14名助理教授将担任本次产业实践的指导老师,他们围绕本学院的学科发展特色,推出了10个各具特色的产业实践课题。
信息学院提供了4个产业实践课题,分别是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通信与互联网、机器人与新能源、微电子与集成电路,这些课题涵盖了学院几乎所有的学科方向。参与课题的同学将以小组为单位,在预研究的基础上,陆续走访中芯国际、中科新松、小卫星工程中心、台达电、高通、展讯、华为、NI、GQY等行业内知名企业,了解前沿科技、产业进展以及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此外,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在支持我校产业实践的基础上,还为同学们提供了参与《数字卫星技术虚拟仿真》课题的机会,同学们将运用自己的数学、物理与计算机基础知识,在计算机上实现恒星敏感器、光纤陀螺或反作用轮等关键部件的仿真模拟,了解卫星模拟的重要应用以及主要实现途径。
物质学院的产业实践课题内容为了解化学、材料以及物理相关行业现状、需求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为此,学校联系了多家知名企业:化学类有陶氏化学、索尔维集团,材料类有巴斯夫、商飞、3M,物理类有GE、联影、中芯国际等。学生将从中选择一个方向进行调研,组成5-6人小组,通过走访2-3家企业,了解至少两种产品的研发或生产流程、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和措施,最后利用所得数据进行归纳总结,完成一份调研报告。
生命学院所开展的产业实践活动将着重关注人体健康和疾病治疗,方向上分为检测诊断、新药研发、生物技术、孵化器四部分。学生们将走访张江周边与生物制药和医疗相关的大中小企业,从中了解从检测、诊断再到治疗的产业流程,探寻基础研究和产业应用之间的联系和鸿沟,了解生命科学知识和技术在实际研发生产中的应用,激发专业学习热情。计划走访的企业有联影、微创、安进、恒瑞、赛伦、药明康德、生物医药基地等。
创管学院所提供的课题为《大数据技术在电子商务、金融、航空等领域的应用》以及《上海市创意创业园区调查研究》,前者通过走访携程、上海银行、中国商飞、华院数据等企业,了解大数据技术目前在不同行业的应用情况;后者通过走入坐落于上海各个区域、产业形态各异的创意创业园区,了解各园区的产业特点和扶持政策。
同学们认为,学校提供的产业实践选项十分丰富,提供了难得的走进企业、了解行业、开拓视野、接触专家的机会,对这次产业实践充满了期待,希望从实践中发现最鲜活的答案,为自己未来的就业或科研打下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