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化学研究所团队揭示鸟苷酸结合蛋白抗病毒的全新分子机制
4月6日,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杨海涛团队在先天免疫蛋白家族鸟苷酸结合蛋白(GBP)的结构与功能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题为“Structural Basis for GTP-induced Dimerization and Antiviral Function of Guanylate-binding Proteins”的研究论文。论文中报道了GBP5在激活前以及激活后两种状态下的三维空间结构,揭示了鸟苷酸结合蛋白(guanylate-binding protein, GBP)家族发生激活变构的分子机制。 GBP家族成员是干扰素诱导表达的一类重要的先天免疫蛋白,广泛参与宿主对病毒(HIV-1病毒、流感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和卡波西氏肉瘤病毒等)、细菌(结核分枝杆菌、团菌以及福式志贺菌)以及原生动物(弓形虫)的免疫反应。此外,GBP家族蛋白还参与炎症信号通路的调控,是免疫系统的“枢纽”。因此,揭示GBP家族蛋白被信号激活的分子机制,对深入认知免疫系统的工作机理以及开发新型抗感染治疗手段显得尤为重...
2021-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