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
    • 学校概况
    • 活动
    • 公告
    • 科研进展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校务委员会
    • 校领导
    • 机构设置
    • 大事记
    • 影像报刊
    • 联系我们
  • 院所设置
    • 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
    •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 创业与管理学院
    • 创意与艺术学院
    • 人文科学研究院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
    •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 免疫化学研究所
    • iHuman研究所
    • 数学科学研究所
    • 材料器件中心
    • 大科学中心
    • SHINE项目
    • 2060研究院
    • 上海临床研究中心
    • 终极能源中心
  • 师资队伍
  • 书院生活
  • 教学培养
  • 科学研究
    • 科研进展
    • 学术期刊
    • 通知公告
    • 科研基地
    • 仪器平台
    • 规章制度
    • 联系我们
    • EHS
  • 成果转化
  • 国际合作
  • 党群园地
  • En
    • 中文
  • 招聘
  • 招生
  • 就业
  • 招标
  • 邮件
  • Egate
  • 校历
  • 图书馆
  • 信息公开
  • IT服务
  • 联系我们

科学研究

  • 科研进展
  • 学术期刊
  • 通知公告
  • 科研基地
  • 仪器平台
  • 规章制度
  • 联系我们
  • EHS
  • 创管学院范筱萌发表消费者对于免费产品反应的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上海科技大学创业与管理学院助理教授范筱萌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与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才凤艳、美国西北大学教授Galen V. Bodenhausen合作发表论文探讨消费者对于免费产品的反应。该成果发表于市场营销领域权威期刊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既往文献大多支持“零价格效用”,即相比低价格,零价格让消费者更加快乐,进而大幅提振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范筱萌与合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看法:消费者对于免费产品的需求取决于“附带成本”的高低,比如去商店和排队所花的时间成本、使用新药物的身体风险等。如果附带成本较低,零价格将提升消费者需求,出现零价格效用;而如果附带成本较高,零价格可能会起到反效果,即降低消费者需求。 附带成本是指消费者在获得以及使用产品或服务过程中固有的一种非金钱成本。附带成本几乎伴随所有消费,但其并非商家的收益,商家也不会明确标注该成本,故该成本具有很强的内隐性,对消费者并不突出。研...
    2022-03-03
  • 信息学院王春东课题组本科生提出面向固态硬盘的新型LSM树键值数据库系统
    近日,信息学院王春东课题组本科生党浩然的一作论文被国际知名学术会议Design Automation Conference(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的A类会议)接收。论文提出一种面向固态硬盘(SSD)的新型LSM树键值数据库系统NobLSM,有效解决了数据反复同步到固态硬盘产生的性能瓶颈问题,可显著提升键值数据库读写性能。数据库系统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一致性,需要在每次文件操作后立刻进行同步操作,将内存中缓存的数据写回到SSD等存储介质。这在使用LSM树结构的数据库上尤为明显:为了维护LSM树的结构,数据库需要反复进行“压缩”操作,这一过程会对同一份数据在多个文件之间移动并反复进行同步,进而造成性能瓶颈,甚至阻塞客户请求,影响数据库性能和服务体验。 本论文提出的数据库系统NobLSM通过数据库和日志文件系统协作,仅需在新的键值数据写入硬盘时进行一次同步,成功去除了反复的同步数据。之后涉及前述压缩操作时,NobLSM记录新旧文件之间的对应关系,利用文件系统...
    2022-03-03
  • 信息学院叶朝锋组研发碳纤维复合材料曲面结构检测新技术
    信息学院智能医学信息研究中心叶朝锋课题组在复合材料工程领域权威期刊COMPOSITES PART B-ENGINEERING发表了题为“Flexible ECT probe with front-end differential setting for inspection of curved CFRP structures”的研究论文,研制成功一种柔性差分电磁探头,可用于曲面碳纤维复合材料微小结构缺陷的无损检测。 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质量轻、强度高等优点,在航空航天、先进舰船、新型汽车、风电叶片、压力容器、高速离心机等领域被广泛使用。在制造和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过程中产生的缺陷损伤,会影响材料可靠性,危害设备安全,甚至造成灾难性事故。利用无损检测技术及时发现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中的缺陷,是杜绝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 电磁检测技术具有非接触、成像速度快和分辨率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金属导电材料的结构缺陷检测。碳纤维复合材料虽然也导电,但其电导率远低于金属材料,且为各向异性,结构多为三维曲面,目前仍缺乏适用的无损检测方法。...
    2022-03-02
  • 铌钨氧化物新材料让电致变色器件更高效、更环保
    电致变色器件能在充放电过程中呈现颜色变化,从而带来一些有趣的应用。如果将电致变色器件用于智能窗户,就可动态调节外界入射的光和热:窗户处于着色状态时,可减少传入的光和热,减少空调制冷耗能;当窗户处于褪色状态时,可允许光和热进入,减少空调取暖耗能。这对建筑的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电致变色器件通常由透明导电层-电致变色层-离子传导层-离子存储层-透明导电层的五层结构组成,其中电致变色层为整个器件的核心部件,电致变色层在充放电或者氧化还原的过程中可以发生着色态和褪色态间的颜色转变。传统的如WO3、NiO等电致变色材料,表现出较长的响应时间,较低的光学调制和较差的循环稳定性。为提高电致变色的性能,人们采用过多种策略,但仍难满足人们的需求。 近日,物质学院刘巍课题组借鉴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采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了新型电致变色材料—— 铌钨氧化物Nb18W16O93。该材料为正交相,拥有稳定的三维网络结构,锂离子可以在此三维...
    2022-02-25
  • 创管学院周彤课题组在科技转化研究中取得系列进展
    近日,上海科技大学创管学院周彤课题组在科技转化问题上取得系列进展,相关成果分别发表于经管综合领域国际权威期刊Management Science和Research Policy。 提高各经济实体的科技转化效率,是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增长的一项重要内容。周彤课题组分别从企业和高校两个经济主体的视角出发,研究识别出制约两者科技转化效率的因素,进而提出了关于科技管理的针对性建议。 “专利丛林(patent thickets)”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科技企业在技术转化为产品过程中遇到的不可忽视的障碍。由于专利权利本质上源于排他权,即专利权人有排除他人使用相关知识产权的权利,因此当发明在后的专利与前置各知识产权有较多相关之处、且前置各知识产权分别掌握在多个专利权人手上时,后来的专利权人在把专利权转化为实际市场回报的过程中,需要承受较高成本,以应对前置各相关专利权人的谈判和诉讼,在“专利丛林”中“披荆斩棘”地前行(如图1示)。 图1:专利丛林问...
    2022-02-24
  • 生命学院研究揭示脊椎动物分支形态发生的新机制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这句脍炙人口的诗句描述了植物通过分支来生长的现象。有意思的是,在自然界中分支形成也是各种动物器官发生过程中最基本的形式之一。目前人们关于脊椎动物分支形态发生的认知,绝大部分基于果蝇等无脊椎动物上的研究,而生命学院吕鹏飞课题组的最新研究则发现,脊椎动物中上皮分支形态发生采用了一种与无脊椎动物迥异的方式。 基于之前在果蝇上的研究,科学界一直认为细胞的定向迁移决定了分支形成的位点及其方向。但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当小鼠乳腺上皮细胞缺失了一种重要的极性蛋白LGL1后,会丧失定向迁移的能力,但是乳腺的分支形态发生只是受到了较小的影响,这说明之前关于分支形态的模型需要重新被审视。 研究人员另一个意外的发现是,作为一个无脊椎动物中非常重要的极性蛋白,LGL1的缺失并没有导致上皮组织极性的丧失或者缺陷,这意味着其功能被其他的未知蛋白所弥补。细胞极性,即细胞器、膜结构域和细胞骨架等各...
    2022-02-21
  • 生命学院戚炜团队揭示PRC2抑制剂抗肿瘤机理
    2月15日,生命学院戚炜课题组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 Death and Disease上在线发表论文“Induction of senescence-associated secretory phenotype underlies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PRC2 inhibition in cancer”,研究揭示了PRC2抑制剂抑制肿瘤生长的分子机理。 PRC2(Polycomb Repressive Complex 2,多梳抑制复合体2)是重要的表观修饰酶,核心亚基包括EZH2、EED和SUZ12,可对组蛋白H3的27位赖氨酸K27进行甲基化修饰,具有转录抑制的作用。PRC2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针对PRC2的小分子抑制剂也已进入临床试验和应用,但其抑制肿瘤的药理机制仍不完全清楚。 本研究使用首个进入临床试验的针对亚基EED的抑制剂MAK683,发现其对特定基因缺失的肿瘤细胞存在时间-剂量依赖性的生长抑制,并诱导肿瘤细胞衰老,在小鼠体内MAK683治疗使肿瘤体积显著减小,不论在野生型还是CDKN2A/p16敲除肿瘤都表现出衰老相关分泌表型基因激活、细胞外基质重组和衰老相关炎...
    2022-02-17
  • 拓扑物理实验室寇煦丰团队与柳仲楷团队揭示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调控新机制
    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是凝聚态物理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它不依赖于强磁场而由材料本身的自发磁化产生。在拓扑绝缘体内引入面外的磁序,可以破坏时间反演对称性,进而实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实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材料具有自旋极化的边缘态,从而获得宏观尺度下零能耗输运的特性,为低功耗及自旋电子器件的实现提供了新的策略。此外,通过量子反常霍尔效应与超导态的有机结合,能够为拓扑量子计算的物理实现提供可行性方案。因此,设计制备高质量材料体系以实现在多种外场下可调控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成为近年来凝聚态物理与自旋电子学的研究热点。 近日,上科大拓扑物理实验室寇煦丰团队(信息学院)和柳仲楷团队(物质学院)利用分子束外延(MBE)技术制备出基于晶圆级尺寸的 Cr-(Bi,Sb)2Te3磁性拓扑绝缘体(MTI)薄膜,并通过精确的层厚和掺杂变化发现了该体系中的拓扑相变。该研究成果以“Thickness-Driven Quantum Anomalous Hall Phase Transition in Magne...
    2022-02-17
  • 物质学院李涛课题组开发新型催化剂用于酯的绿色制备
    酯作为一类重要的化工原料在橡胶、塑料、染料以及香料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传统的酯生产工艺通常涉及到多个步骤,且要使用腐蚀性酸或酸衍生物。严苛的反应条件不仅产生诸多副产物,而且会增加设备的维护成本。因此,开发环境友好、高经济效益的酯生产技术路线已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 醇到酯的直接转化(Direct alcohol to ester conversion, DAEC)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新型酯合成策略。该方法以醇为起点,通过一步反应直接获得脂,从而避免了腐蚀性酸及其衍生物的使用,并有望降低酯的生产成本。成功实现DAEC的关键在于开发合适的催化剂,近些年,一些基于如钴、钌、钯和金等过渡金属的均相或异相催化剂已被成功用于DAEC。然而这些催化剂大多局限于苄醇及其衍生物原料,更具挑战性的脂肪醇DAEC则鲜有报道。此外,现有的催化体系几乎都是在极稀溶液中进行,不适用于规模化工业应用。 针对该难点,上海科技大学李涛团队开发了一种基于金属有机框架(M...
    2022-02-17
  • 信息学院刘宇团队提出柔性直流电网输电线路继电保护新方案
    近日,信息学院智慧电气科学中心(CiPES)刘宇课题组在电力系统保护及输配电领域国际权威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DELIVERY发表题为“Improved Dynamic State Estimation Based Protection on Transmission Lines in MMC-HVDC Grids”的研究论文,提出了一项针对柔性直流电网输电线路的新型继电保护方法。 柔性直流电网可实现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高效、灵活消纳,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柔性直流电网具有惯性小、阻尼低等特性,故障期间电流会迅速增大。因此,要求继电保护装置依据线路端点电压电流实时测量值,在故障发生后数毫秒内切除故障线路,以保障柔性直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此外,继电保护装置还应仅在本线路故障时灵敏可靠动作,而在其他线路故障时可靠不动作,以最小化电网停电范围。以上要求给柔性直流电网线路继电保护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为了进一步提升柔性直流电网线路继电保护的动作速度与可靠性,刘宇课题组...
    2022-02-08
  • 生命学院戚炜团队合作研究发现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新型化合物
    1月31日,上海科技大学戚炜、清华大学饶燏、武汉大学宋保亮课题组合作在国际著名期刊Hepatology在线发表题为“Discovery of a INSIG binding compound that ameliorates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by inhibiting SREBP-mediated lipogenes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了一个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新型化合物:25-羟基羊毛甾醇 (25-HL)。      人群中约15-30%的人患有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其中又有约12-40%患者发展成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除脂肪变性外,还会造成肝损伤、炎症和纤维化,并有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然而NASH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且缺乏上市的药物。 早期研究发现NAFL患者肝脏中异常堆积的甘油三酯在NASH的起始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最近的研究进展显示肝脏中异常堆积的游离胆固醇甚至比甘油三酯和脂肪酸更有害,并在NAFL向NASH的恶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脂...
    2022-02-07
  • iHuman研究所程建军团队与合作者在抗抑郁症新药研发中取得突破性进展
    抑郁症是最常见的一种心理疾病,患者往往表现出连续且长时间的情绪低落和消沉,严重者甚至产生自杀倾向。据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有超过3.5亿抑郁症患者,近十年来患者增长约18%,其中我国患抑郁症人数超过9500万。因此研发安全有效的抗抑郁症新型药物显得尤为重要。致幻剂(Psychedelics)是一类可以使人产生幻觉的精神活性物质,近年来因其在抑郁症、焦虑症、药物成瘾等方面的潜在治疗作用而备受关注。目前已知致幻剂类物质的致幻作用是通过激活血清素5-HT2A受体实现的,然而其精确的分子作用机制一直未被阐明。如何基于5-HT2A受体设计新型非致幻的抗抑郁药物更是备受关注的科学热点。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程建军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汪胜课题组通力合作,揭示了致幻剂结合5-HT2A受体的分子机制并设计新型非致幻的抗抑郁分子。该研究成果于1月28日以“Structure-based discov...
    2022-01-28
  • 物质学院刘健鹏课题组在摩尔石墨烯超晶格体系研究中取得系列进展
    近日,上海科技大学物质学院刘健鹏课题组在摩尔石墨烯超晶格体系的关联效应和拓扑物态等方面取得系列进展,相关成果分别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和《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图1 转角双层石墨烯和转角多层石墨烯中的摩尔超晶格示意图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组成的、形成蜂窝状晶格的单层二维材料,通常具有半金属的性质。当两个单层石墨烯相互堆垛到一起,并且相互之间有一个小角度的旋转,这时体系会由于转角产生具有长周期的摩尔条纹,形成摩尔超晶格体系(图1)。在这样的摩尔超晶格下,原本具有半金属性的石墨烯展现出一系列新奇的物性,包括超导性、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轨道磁性、以及关联绝缘性等等。这些新奇的现象不仅仅在双层的转角石墨烯中存在,在多层的转角石墨烯体系中也广泛存在。例如,人们在三层、四层的转角石墨烯体系中观测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一种具有量子化霍尔电阻的新奇输运...
    2022-01-27
  • 生命学院管吉松课题组解析自闭症神经机制
    1月26日,上海科技大学生命学院管吉松课题组在学术期刊《神经元》(Neuron)在线发表题为“ASH1L haploinsufficiency results in autistic-like phenotypes in mice and links Eph receptor gene to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H1L单倍剂量不足通过调控Eph基因表达导致小鼠出现自闭症类似表型)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ASH1L基因功能缺失与出现自闭症表型的联系,并发现一个重要下游因子,提高该因子活性或可改善上述缺失造成的行为异常。 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发育性疾病。其核心症状为语言和社交障碍,重复或刻板行为,并可能伴随有焦虑水平的升高。人们常称患有此类疾病的儿童为“星星的孩子”。ASD受遗传和环境因素影响。表观遗传因子是调节细胞受环境因素影响而改变的重要遗传基因。 图1. (上)每年4月2日是“世界自闭症关注日”,提醒人们提高对自闭症患者的关注。(左下)自闭症症状及病因十分复杂。(右下)在小鼠研究中通常使...
    2022-01-26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889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33/64 跳转到 

上海市浦东新区华夏中路393号 201210(浦东校区)

上海市徐汇区岳阳路319号8号楼 200031(岳阳路校区)

Copyright © 上海科技大学 版权所有沪ICP备13001436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6855号

  • 附属学校
  • 附属幼儿园
    官方微信
En 中文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校务委员会
    • 校领导
    • 机构设置
    • 大事记
    • 影像报刊
    • 联系我们
  • 院所设置
    • 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
    •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 创业与管理学院
    • 创意与艺术学院
    • 人文科学研究院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
    •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 免疫化学研究所
    • iHuman研究所
    • 数学科学研究所
    • 材料器件中心
    • 大科学中心
    • SHINE项目
    • 2060研究院
    • 上海临床研究中心
    • 终极能源中心
  • 师资队伍
  • 书院生活
  • 教学培养
  • 科学研究
    • 科研进展
    • 学术期刊
    • 通知公告
    • 科研基地
    • 仪器平台
    • 规章制度
    • 联系我们
    • EHS
  • 成果转化
  • 国际合作
  • 党群园地
  • 招聘
  • 招生
  • 就业
  • 招标
  • 邮件
  • Egate
  • 校历
  • 图书馆
  • 信息公开
  • IT服务
  • 联系我们
  • 附属幼儿园
  • 附属学校

© 2017 ShanghaiTech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