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数字化校园 建设创新型大学——上海科技大学智能化信息系统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发布时间2021-12-06文章来源 图书信息中心作者责任编辑

11月30日,上海科技大学智能化信息系统建设项目顺利通过市经信委组织的专家验收,标志着学校信息化建设第一阶段任务圆满完成,为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七年筚路蓝缕,数字校园初具规模

智能化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在学校领导下,由学校图书信息中心牵头,全校各部门、院所和多个建设单位协同建设。项目于2014年立项,2016年实际启动。建设团队坚持学校办学理念,紧跟学校发展需要,创造性地采取“小核心、大网络、多圈层、统筹协同”的建设模式,从几乎一片空白起步,完成了全部建设任务。项目建成了以集约共享的信息化公共基座为核心的全面信息化服务体系,实现了开放共享、数据互通、技术集成、应用协同、交互可用,完成了从0到1的跨越,为学校高速度高水平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项目验收专家组由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和IT公司的信息化专家组成,上海大学信息化办公室主任许华虎教授担任组长。专家组听取了图信中心副主任孙小影代表建设单位所作的建设报告、监理单位的监理意见、经信委审查小组的前期审计报告和图信中心主任张晓林的建设经验总结,进行了资料审阅和现场质询。验收组专家一致认为,上科大信息化建设充分体现了创新型高校特质,坚持需求导向、坚持以师生获得感为目标、坚持先进理念与技术带动、坚持顶层设计和统筹建设,完成全部批复任务,达成预期目标,对其它高校信息化建设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市经信委领导表示,上科大虽然成立时间短,但在信息化体系设计与建设上体现了自己的独特性和先进性,立足学校基础需求而不拘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成熟系统而敢创新,主动前瞻性设计,积极应对复杂需求,统筹部署了大系统大平台体系,在信息技术融合和信息化服务集成方面形成了良好的经验做法,为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打下良好基础。

上科大副校长朱志远在总结中指出,该项目伴随着上科大同步成长。信息化建设成果已在教学、科研、管理和学生培养等各方面全方位地发挥作用。上科大是高校教学科研改革试点单位,教学、科研、管理都有自己特点。图信中心牵头与各院所部门紧密协调,总集、监理以及承建厂商共同努力,集成统筹、集思广益、精细管理、持续发展。未来,学校要继续完善和提升信息化能力,把好的方法贯彻下去,将结合专家建议,总结下一步发展目标以及数字化转型路线。



打造数字基座,赋能原生应用成长

智能化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包括基础设施、校园服务、行政管理系统、教学辅助系统等建设工作。基础设施建设中,采用“集约建设、共享使用”方式,前瞻布局,通过“云计算、海量存储、高速网络”等新技术,信息化基础设施采用虚拟化、分布式、自动化等技术构建各类资源池,形成学校信息化数字底座,为学校各类各层信息系统统一提供数据存储、计算处理、网络接入等服务,实现“网络无处不在””资源无处不在”“服务无处不在”。

校园各类服务建设中,通过Egate平台一站式服务中心,把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及公共服务等集中起来,打破业务壁垒,优化内部流程,实现数据驱动的“一站式”服务模式,打通了事务流程的“最后一公里”。贯通了学生从招生到离校全业务条线、教职工从入职到人事管理全周期、设施设备从预算到采购到入库与报销的全业务域,以及行政办公、各职能管理、宣传、仪器共享等业务全流程。实现了学校事务“网上办”“移动办”“全程办”。



技术上,学校建成主数据中心,按照UC矩阵原则实现一数一源和统一标准,赋能开放的数据交互共享;在国内高校首创利用SAP ERP套装软件内核逻辑和业务解决方案,实现数据驱动的功能管理,并结合BPM系统灵活可配置的流程管理,实现了贯通预算、采购、招标、订单、验收、入库、资产、报销、核算全流程的综合业务管理系统。



在服务教学上,按照学校特点,全面支持全学分制管理和本研一体化,对学生从入学到离校进行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与管理;搭建满足 “以学生为中心、主动式学习、互动式学习”教学模式的在线教学辅助系统,搭建优质教学资源向社会共享的MOOC平台及其课件制作全生命周期服务。


在智慧化管理中,建成国内领先的知识管理系统,全面汇集学校科研成果、动态交互支持多元知识图谱;建成全国独特的校园智能决策系统,以仪表盘方式全面实时对接26个业务系统,配置12大主题共642个分析场景,实现院所画像、学生画像、教师画像等综合智能集成分析;网络信息安全上坚持制度先行、校院协同,硬核保障、重点防御,全时实时值守监测,全面防范、统一纳管,保证了全校信息系统安全正常运行。

坚持前瞻务实,开拓创新发展之路

建校八年来,上科大信息化建设走出一条独特的道路。始终以学校需求为出发点,以用户获得感为考核标准,实事求是,不简单追求“潮流化”技术或系统,坚持让用户快用、实用、好用。充分利用学校创新机制,打破分散、孤立、自我的传统信息化模式,统筹规划、统一建设、深度交互、敏捷调整,既快速满足用户需求、又高效保证全校园成本效益。主动面向未来,不拘泥于原有规划与规定,前瞻设计和布局,把完成项目与持续发展有机结合,在满足学校当前发展的同时为对接教育数字化新环境新体系等打下基础。将信息化团队的人力资源劣势转化为信息化建设机制创新和团队转型的契机,摒弃传统高校信息中心大规模配置开发人员的模式,搭建院所部门、总集和监理、开发系统商联合的“小核心、大网络、多圈层、统筹协同”模式,推动信息化团队向“用户需求体验师+系统架构师+项目管理师+服务管理师”的新型信息化专家转变。形成了小规模高水平的管理运行团队,实现了建设资金的集约使用,超额完成了建设任务。



智能化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的验收通过,标志着学校已完成信息化建设的第一阶段任务。学校将进一步夯实服务运行保障水平,提高系统安全、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水平,提升网络能力、高性能计算服务能力、支撑智能化态势感知与决策支撑能力。同时,结合办学目标,学校将进一步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发挥信息化作为创新发展先行一步和关键生产力的作用,为上海建设成为教育数学化转型标杆城市提供新范式和可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