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 | 人文通识新体验:牛津生化博士教我们《中华文明通论》

发布时间2019-06-08文章来源 通识教育中心作者责任编辑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上海科技大学作为一所理工科院校,不仅致力于培养同学们的科研之,也注重发展其通识之。《中华文明通论》是上科大主导研发的本科人文社科通识必修课,旨在通过对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的核心性思想、基础性制度、标志性事件、关键性人物等方面进行有重点的讲解,引导同学们阅读经典著作、研讨相关问题,帮助同学们了解中华文明的全貌和发展大势,培育同学们的文明传承和创新意识,激发同学们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与上科大学科交叉、锐意创新的教学特色颇为合拍的是,承担《中华文明通论》教学任务的通识教育中心教学助理教授刘勋也是一位人生经历峰回路转的跨界老师。近日,上科大学生记者团成员生命学院2018本科生罗孟泞对刘勋老师进行了专访。让我们走进这门颇具人文情怀的通识课程,看它是如何让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在理工科学子的课堂上绽放光芒。

师者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中华文明通论》授课老师刘勋,并非传统意义上科班出身的人文社科学者,而是受过系统训练的理科生。经过十年的生命科学研究训练,他取得了英国牛津大学的生物化学博士学位。然而,刘老师并没有走惯常的科研道路。“留学期间所结识的各式各样的成功人士让我相信,每个人都可以选择一条看似异类、但其实最适合自己的路。” 

  回国后,他先是进入中科院科研管理部门工作,实现了从科研到管理的第一次转型,并开始在业余研读和讲解《左传》,发现了自己真正的兴趣和特长所在。“我最终意识到,人唯一可能实现自己最大价值的路径,就是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在花了十年的时间研习经典、体验社会之后,他在上科大实现了从行政到教学的第二次转型,成为讲授人文课程的教学助理教授。文理兼修的刘老师与改革创新的上科大不谋而合,他从原本由人文社科学者组成的课程前期研发团队手中接棒,成为《中华文明通论》课程在上科大本地化的负责人。

创意造言,皆不相师

  自从2016年开课以来,《中华文明通论》的授课模式在实践中不断改革优化。由多人团队授课到固定老师授课,由大班教学到小班精讲,中通课从文明发展的角度,将中国历史有重点、有观点地呈现在学生眼前。

  谈到开设《中华文明通论》这门课的意义,刘勋老师表示:“这门本科生必修课是上科大学子难得的共同经历,也是贯彻学校育人理念、培养上科大人思想共识最好的阵地。”他将“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立志”、“成才”、“报国”、“裕民”的理念,转化到“文明奠基”、“唐宋变革”、“阳明心学”等16次课的鲜活讲述之中,让这些抽象的理念在同学们心中渐渐成形,具体而丰满。

  “我是理工科出身,也有丰富的社会讲学经历,知道中华文明中的哪些内容是理科生最需要的,也知道怎样讲才能让理科生理解和信服。”刘老师在更新升级中通课讲义时,定下“四个围绕”的框架:

  围绕人物,通过讲述孔子、商鞅、成吉思汗、张居正、王阳明等历史人物的功业和思想,来展现自先秦到明代的历史脉络;

  围绕制度,通过梳理郡县制、科举制、宰相制的发展变革,来介绍中华历史智慧的结晶;

  围绕数据,通过理科生喜闻乐见的数字、图标,来深入剖析历史的变迁;

  围绕原文,通过解读文明史关键性节点的代表性文字,来阐释中华传统智慧的精髓。

风云变幻、跨越千年的中华文明画卷,被锤炼、浓缩入每次课25000字的讲稿中,最后成为上科大学子对中华文明的基本共识。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在这门课上,对于中华文明的学习绝非生吞活剥的注入,而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剖析。“比如讲到儒家思想的时候,我的做法不是罗列孔子、孟子、曾子、子思、荀子等人的观点,而是梳理‘仁’、‘孝’、‘中庸’三大核心概念从春秋到战国的演变过程,这样更能帮助学生打破刻板印象,深入理解其丰富内涵。”又比如说,刘老师在讲解程朱理学时,就带领同学们从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程式化印象中跳出,重新以客观理性的角度来理解这句理学口号的真实含义。“学习过程中,我希望能够培养同学们的钻研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不仅学习文明史,更要思考中华文明为何这般,如何这般。

  刘勋老师在课间休息时,经常会播放一些与本节课堂内容相关的视频。在一次讲到秦朝“编户齐民”制度时,刘老师播放了《见字如面》中一段秦朝士兵的家书,让同学们不仅从旁观者的角度了解这段历史,也能想象站在亲历者的视角更加全面地审视它。同学们非常喜欢这种有料有趣的教学方式和线下线上的有机互动。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课上所讲的中华文明要义就像在同学们心中埋下的种子,或许现在同学们还不能完全明白,等人生攀登到了一定高度、‘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时候,契合各人禀性的种子就有可能萌发,指引大家选择适合的道路向前突破,向上修行。”刘老师认为,专业知识是在社会中竞争的筹码,而人文知识才是人生的指路明灯。

  “人文学科不同于自然科学,即使不读有字的书,随着用生命品读‘为人处世’这本无字书,感悟也会不断加深。”刘老师以人生境遇为例,列举了“当有一天伫立在烦恼、诱惑甚至死亡的岔路口、专业知识已经无能为力”时,可以尝试着从“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儒家、“自然无为”的道家、“法术势结合”的法家、“忍辱精进”的佛学、“格物致知”的理学、“知行合一”的心学中寻找慰藉、启发和力量。通识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定型,而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年轻时播下的种子,最终会成长为人生路上为你遮风挡雨的大树。

毕业寄语:刚健质朴,报国裕民

  “虽说个人修行的最高境界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但我认为‘质胜文’是年轻的上科大本科毕业生最好的状态。理工科学生的‘质’就是对前沿科学技术的深刻理解和娴熟运用。愿上科大的硬核理工学子们,以数理逻辑的强大力量为剑,以强国兴邦的恢弘志气为马,在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中一路披荆斩棘,所向披靡。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我希望同学们以报国裕民、建功立业为重,闲暇时顺着自己的心性读点能变化气质的好书,在事业成功的同时修养德性。”

——刘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018级本科生王雨昕:在其他人眼里,或许认为学习文明史对于理科生来说没什么大用处。但在上了《中华文明通论》课之后,我发现了理科生学习文明史的意义。中通课不仅让我从政治、经济、地理、文化等不同层面了解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还让我获得了立志成才、为人处世的诸多启发。中通课告诉我们,理科生学文明史同样有用,又或者说,理科生看待文明史的不同角度,能让它更加丰富多彩。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2018级本科生黄颖婕:大一的《中华文明通论》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初、高中历史课不同的是,中通课程更加注重历史事件之间的逻辑联系,而不是知识点的记忆与背诵。这不仅体现在老师对讲课内容的设计和表达上,更在于课程的评价标准上。老师运用理工科般缜密的逻辑思维去解读中华传统思想和制度,这让我感到很新奇,也觉得更有意义。背诵的历史知识可能会被遗忘,但是对中华文明和智慧的真切理解却不会磨灭。中通课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对历史课的刻板印象,让我对学习历史、了解社会发展规律产生了新的兴趣。

信步三百米甬道,阅历五千年沧桑

  2018级本科生卢慧妍:《中华文明通论》是一门包含丰富知识、有趣故事和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通识课。在这门课上,我了解到了文化传播、社会制度对人们的影响。这些影响牢牢地刻在我们的骨子里,成为培育我们的土壤。尽管课时有限,但是刘勋老师讲解清晰、富有逻辑、简洁明了,使得我们事半功倍地了解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

悟已往,知来者

  科技与人文并重,知识与见识并包,这是上科大本科教育的特色。上科大的本科生培养,不仅在于过硬的专业知识、出色的科研能力,还在于文明的传承与创新、思想的开拓与提升。专才教育与通识教育双管齐下,使上科大学子手执知识之长剑,拔科研之头筹,开创新之先锋;身骑文化之良驹,立成才之志气,担报国之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