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科大培养的学生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发布时间2018-06-26文章来源 上海科技大学作者责任编辑

2013年夏,建校伊始的上海科技大学迎来了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的首届研究生;2014年夏,又迎来了首届本科生,从此,上科大以“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培养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为目标,开启了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实践的崭新历程。

“上科大培养的学生有什么不一样?”“能成功吗?”这些好奇的声音,或许都可以在6月16日上科大的首届本科生暨2018届联培研究生(含首届博士研究生)的毕业典礼上找到答案。

(一)毕业生就业深造“双丰收”

截至2018年6月,在上海科技大学首届199名本科生中,约38%选择前往国(境)外攻读研究生。已获得录取通知书的出国深造的毕业生人均收到2个以上世界知名大学的offer,包括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杜克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康奈尔大学、莱斯大学、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南加州大学、埃默里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纽约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境外留学的毕业生中,5人进入全球TOP10高校深造;15人进入全球TOP20高校深造;51人进入全球TOP100高校深造,占总毕业人数的26%。约34%的毕业生选择在上海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高校攻读研究生;约20%的毕业生选择直接就业,工作单位包括通用电气、诺华、AMD、和辉光电、上海证券、上海银行、汉高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约8%的学生因各种原因暂缓毕业。值得注意的是,延期毕业中有一些同学是主动申请的,如2014级生命学院本科生顾世杰目前正在麻省理工学院交流:“我想利用这一年的时间和上科大的资源,补充数学方面的知识,为我将来在神经科学领域做出更好的工作打牢基础。”他在校绩点高达3.84(满分4),排名生命学院第二,还曾与队友一道,在2016年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iGEM)上荣获金奖。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首届本科生的科研实力同样不可小觑。截至2018年5月,已有17名2014级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共同作者等身份在知名学术期刊或国际会议上发表20篇论文。

2018届共有150名联培硕士研究生和41名联培博士研究生将在今年7月顺利毕业。

截至目前,硕士毕业生整体就业升学率为94.4%,其中89.9%的同学拿到了包括百度、华为、联影、国家电网、和辉光电、AMD、强生、3M、药明康德在内的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录用通知书,4.5%的同学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海外知名学府读博。

博士毕业生整体就业率为90.5%,就业同学拿到了包括药明康德、华为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及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的录用通知书。

这份亮眼的成绩单背后,“上科大造”是如何炼成的呢?

(二)“上科大造”是如何炼成的?

——培养特色:国际化无缝衔接、科研无缝衔接

四年前,上海考生王一帆做出了一个多少让外人费解的选择:他放弃了清华大学,成为上海科技大学第一批本科生。与他相似,不少同学都放弃了更稳妥安全的选择,开始了人生中一段华丽的“冒险”。四年过去了,这些“敢于吃螃蟹的人”如今怎么样了?他们面临着什么样的选择?而在这四年里,他们又经历了什么样的大学生活呢?

其中一个突出感受,一定是“忙”。就本科生而言,不论什么专业,每位本科生必修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等自然科学基础课程,独特的必修课还有“设计思维:应用创新”“经济学导论”等。不仅如此,在人文社科领域,上科大还有“中华文明通论”“世界文明通论”“科技文明通论”等必修课及“文明经典导读”课程群。更让人“压力山大”的是,很多自然科学基础课和专业课都依据国际标准进行设计,采用英文教学、同步使用原版经典教材,英文PPT、英文作业、英文试卷在上科大是司空见惯的常态。截至2018年6月,66%的自然科学基础课和72%的专业课都采用部分(PPT+作业+考试)或全英文教学。2016-2017学年,在288门本研课程中,基于研究的教学模式的课程为182门,占比63.2%。

国际化的课程体系是上科大“国际化无缝衔接”培养特色的一个缩影。除了在校内推行国际化的本研教育,上科大还积极与国际一流大学开展合作,构建国际化的学习网络。目前,上科大已与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宾夕法尼亚大学、康奈尔大学、牛津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在学生培养和教师培训方面开展合作,合作院校还在不断增加。通过这个国际合作网络,上科大给同学们提供包括“3+1”国际交流项目(一学期或一学年)和暑期短期课程项目在内的、充足的、高质量的国际学习交流机会。据悉,共计72名2014级本科生参加了海外学习交流,占总人数的36%。其中,24名赴哈佛、麻省理工(MIT)、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德雷塞尔大学进行“3+1”国际交流项目;66名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芝加哥大学、帕多瓦大学等进行暑期短期课程项目的学习。

打破专业壁垒的“硬课”、英文教学、国际交流……这一切,都曾给同学们带来不小的挑战。例如,为了课程作业,大家经常挑灯夜战,甚至结队帮扶。如今在国内外竞赛中屡屡取得佳绩的学生社团GeekPie起初更像是一个“课外帮扶小组”,因在课余主动开展多轮学生自发的自学活动深受大家欢迎,从而发展壮大。有的本地同学经常一个月甚至几个月不回家,王一帆的家长调侃道:“明明在上海,可是孩子就像去外地上学了一样”。

但“国际化无缝衔接”的教学模式成果显而易见,出国交流的学子都能迅速适应国际一流名校的教学模式,没有感到什么“文化震撼”(culture shock)或者“水土不服”。2016年,奔赴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MIT)交流的六名学生,都拿到了全A的好成绩,王一帆说,到MIT几乎没有不适应的感觉,甚至还有了碾压MIT本科生的经历,“有一门大课有300多人上,满分120分,平均分60分。我拿了115分,全班前五,”王一帆不无骄傲地说。曾赴哈佛大学交流的生命学院本科生朱灏龙说:“在哈佛的学习经常让我想起上科大,相似的教学材料、互动式的小班教学模式、重思考轻背诵的教学理念……老师的培养理念、授课方式、教学侧重点都与在上科大经历的颇为相似。”毕业后,朱灏龙即将前往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全奖读博。

选择海外深造的学子更能体会到“国际化无缝衔接”带来的便利。2015级生命学院硕士研究生袁一中,入学时英语六级不过,但目前已拿到包括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内多所名校的博士录取通知书,他说:“上科大的国际化环境给与了我巨大的帮助。在学校,全英文学术会议,英文文章书籍,国际的交流学者,主动的去学习交流给了我大量的练习机会。”2014级信息学院本科生张一弛,毕业后将赴康奈尔大学全奖读博,他说:“上科大的英文教育环境,让我在语言上没有沟通的障碍;上科大与国际接轨的课程设置,让我在海外的交流学习(伯克利)没有任何的不适应;上科大丰富的3+1海外交流机会,让我能够有机会获取世界一流实验室的研究经历、和世界一流的教授学习。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资源和机会,我才能够在最后申请的时候拿到让自己满意的结果。”

“科研无缝衔接”是上科大培养的另一大特色。截至2018年5月,学校已选聘469位教授(特聘教授293位,常任教授到位176位)。其中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0位、美国人文和科学院院士5位、英国皇家学会院士3位、中国科学院院士3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3位等。在物质、信息、生命三个方向已经初步建立了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在上海市的大力支持下,学校自身的核磁、电镜、大型超净间等大型科研平台正在迅速建立并投入使用,并与张江高科技园内上海光源、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等国家级大科学设施相邻。更加令人激动的是,目前,作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这一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上科大正与中科院等单位密切合作,建设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活细胞结构与功能成像、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超强超短激光、上海光源二期线站等新一批大科学设施,一个投资百亿级的新大科学设施集群正在学校周围兴起。在这样的“天时、地利、人和”环境下,上科大的科研工作正蓬勃开展起来,解析人源大麻素受体结构、研发新一代太阳能电池、研发“光场”虚拟现实新技术等重大科研成果正在不断涌现。

如何将这样强大的科研实力与本科生培养实现无缝衔接?上科大给出的答案是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在上科大,每一位教师都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各学院的教授,又是本科生的导师;每一位本科生不是“自己一个人在战斗”,而是有一位常任教授、两位特聘教授为他“保驾护航”。除了定期与学生见面指导学习生活、开展导师小组活动、入住宿舍楼开设研讨课之外,导师们纷纷向学生敞开了自己高水平实验室的大门,热情地邀请本科生及早进入实验室开展科研实践。以本科生领衔的科研成果已纷纷涌现。

上科大的本科生已经开始体会到“科研无缝衔接”带来的竞争力。2016年,2014级本科生钱乐琛在导师、生命学院助理教授沈伟的指导下,和同学们一道在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the International Genetically Engineered Machine Competition, iGEM)全球总决赛中斩获金奖。曾在哈佛大学交流一学期、毕业后亦将赴哈佛大学全奖读博的钱乐琛感叹道:“在哈佛,其实更怀念上科大的导师制。在哈佛要加入一个实验室是拼实力和运气的众里挑一,但是在上科大,很多课题组都对学生敞开怀抱,并给予耐心的指导。”今年1月,信息学院的胡海旻在导师BorisHouska教授的指导下,以第一作者身份完成的学术论文被美国控制会议(ACC:国际公认的自动控制领域三大顶级学术会议之一)接收,他将参加会议并作口头报告。

“导师制”还成为了本科生与具有顶尖科研实力的研究所之间的纽带。在传统高校,研究所一般不承担教学任务,因此很难与本科生产生交集。但2014级生命学院本科生陈镇荣入学后惊讶地发现,导师之一就是iHuman研究所执行所长刘志杰教授,在导师的指导下,陈镇荣早早进入实验室,融入iHuman研究所的大家庭(绰号“老陈”),培养了不俗的科研实力,在收到包括康奈尔大学等名校的多份录取通知书后,陈镇荣说:“在后面跟这些学校沟通的时候,他们都提到了我的科研背景,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加分点。”

但实际上,给本科生提供实践机会的并不限于自己的导师。2014级物质学院本科生陈安琪在大一时因专业课对助理教授林柏霖的研究方向产生兴趣,从而加入林老师的课题组,现在已在国际知名期刊《Joule》(《焦耳》,《细胞》姊妹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在基础科研取得成果的同时,她已经开始考虑创业:“我这篇论文是分析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在火电减排中的可行性。接下来希望将该技术产业化,应用于高碳排放行业的减排上。”为此,她放弃了出国深造,选择本校读研,留在林柏霖老师的课题组继续课题研究。

选择就业的同学同样感受到了“科研无缝衔接”带来的竞争力。2014级信息学院本科生燕柯宇毕业后将到某半导体公司工作。她提到求职中的一件趣事:“在面试结束确认录取后,面试官才发现我是本科生,他大呼不可能,本科生怎么会有这么多接触科研项目的机会?有这么全面的知识储备呢?其实在入校时,我完全没有学科背景,但在上科大,只要你愿意学习,学校会尽全力为你提供一切资源和平台。”

(三)“黄埔一期”的特质:勇敢、创新

上海科技大学副校长兼教务长印杰说,学校注重培养学生具有“立志、成才、报国、裕民”的社会责任感,具备扎实的科学技术背景和创新创业意识,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国情,同时具有国际视野,成长为从事科学发现、高技术创新与新兴产业创业的拔尖人才。“我们的培养特色就是在国际化和科研两个方面做到无缝衔接,让学生毕业的时候,无论是继续深造,还是从事科研工作,都能够迅速上手,无缝衔接。”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2014级信息学院本科生王一帆毕业后将赴华盛顿大学全奖读博,在此之前,他放弃了来自两家公司年薪约50万的录用通知书;学生社团GeekPie的创始人吕文涛也做出了相似的选择:放弃微软,选择本校读研……绝对实力赋予了毕业生选择的自由,像这样的故事在“黄埔一期”中还有很多很多,经过四年的大学生活,穿过曾经的迷雾和彷徨,他们都做出了忠实内心的选择,就像2014级物质学院本科生李一婷说的:“我选择过全新的上科大,就不会畏惧在接下来的人生中继续挑战自己。”选择出国深造的她在这个申请季收获颇丰,但她最终放弃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转而选择京都大学,只因后者的研究方向更适合自己。

从入校开始,第一届本科生无疑就是非常勇敢的。首届本科生见证了校园的拔地而起,与学校一起成长。同学们常说:“前两年是在建设机器轰鸣声中上课,后两年就像当年在延安激情燃烧的岁月”。

首届本科生们无“石”可摸,无疑要靠自己过河。好在虽然没有师兄师姐,但导师和教授们就是自己最好的向导。“小规模”的好处也在于超高的师生比。师生间非常亲密,亦师亦友。无论遇到任何需要倾诉或解决的大小问题,同学们随时可以在食堂、教室、操场、校园的任何角落遇到相熟的教授们交流。物质学院毕业生周达说:“在我去麻省理工学院交流前,我不知道该怎么选课,就求助了柳仲楷老师,没想到他专门为此去找他在斯坦福读博时本科来自MIT物理系的同学,为我解答了困惑。”毕业后,周达即将赴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全奖读博。信息学院毕业生吕文涛说:“在我困惑于就业还是读研的那段时间,我一口气找了十几位教授聊天,有一次一聊就是6个小时”。张一弛说,他在申请季时邀请信息学院周平强教授为他写推荐信,没想到周老师不仅写了推荐信,还为他量身开列了一份可申请的教授名单,这给了他很大的帮助。

首届本科生同样也是极具创新特质的。作为元老,他们创办了20个学生社团,不少社团已经在几年间迅速壮大、大放异彩。Geek Pie社团就是其中的一个。成立4年来,已有校内外本研成员450余人,获ASC世界超算大赛亚军和e Prize计算挑战奖、ADI UDC铜牌、KONE Hackathon金奖,云赛编程马拉松一等奖等各类奖项30余项,累计约150余人次。社团创始人之一吕文涛说:“上科大的优势在于校风氛围特别好,参加社团的同学们往往更有特点,或是学习能力强,或是有项目管理方面的人才。尽管相较其他传统高校,上科大的总人数少很多,但上科大同学们的参与密度更高,积极性也更强。”

送走首届本科生和2018届研究生的上科大,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目前,学校正与中科院上海分院科研院所等单位合作,负责或参与建设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活细胞结构和功能成像等线站工程、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上海光源二期线站工程(纳米自旋与磁学线站、高性能膜蛋白晶体学线站),牵头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的规划和建设,承担“多空间多时间尺度生物成像平台”“机器学习与虚拟现实平台”等科创中心建设重点建设工作,并加大推进学生培养中的“研究型”和“国际化”,使同学们与上海科创中心共同成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