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
    • 学校概况
    • 活动
    • 公告
    • 科研进展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校务委员会
    • 校领导
    • 机构设置
    • 大事记
    • 影像报刊
    • 联系我们
  • 院所设置
    • 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
    •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 创业与管理学院
    • 创意与艺术学院
    • 人文科学研究院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
    •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 免疫化学研究所
    • iHuman研究所
    • 数学科学研究所
    • 材料器件中心
    • 大科学中心
    • SHINE项目
    • 2060研究院
    • 上海临床研究中心
    • 终极能源中心
  • 师资队伍
  • 书院生活
  • 教学培养
  • 科学研究
    • 科研进展
    • 学术期刊
    • 通知公告
    • 科研基地
    • 仪器平台
    • 规章制度
    • 联系我们
    • EHS
  • 成果转化
  • 国际合作
  • 党群园地
  • En
    • 中文
  • 招聘
  • 招生
  • 就业
  • 招标
  • 邮件
  • Egate
  • 校历
  • 图书馆
  • 信息公开
  • IT服务
  • 联系我们
  • 活动测试
  • 活动
    • 讲座报告
    • 校内会议
    • 文化活动
  • Quantum slush state: a new type of quantum matter
    Quantum slush state: a new type of quantum matter
    报告人简介: 蔡子,2010年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理论专业取得博士学位。先后在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德国慕尼黑大学,奥地利科学院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研究所从事博士后工作。现任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凝聚态物理以及相关领域的数值计算和理论方面的工作,主要研究领域涉及强关联电子系统,光晶格中的超冷原子,开放量子多体系统,非平衡统计物理,机器学习方法在物理学中的应用等方向,...
    2024-12-23
  • 临床研究前沿讲座:长征骨科研究型学科发展历程与思考
    临床研究前沿讲座:长征骨科研究型学科发展历程与思考
    2024-12-23
  • Modeling and Generating Interactions in 3D World
    Modeling and Generating Interactions in 3D World
    Building realistic 3D digital worlds is crucial for advancing traditional applications such as film animation and virtual reality, and it also provides key support for emerging fields like robot learning, particularly for applications aimed at the evolution of embodied intelligence. Within the 3D digital world, environment and characters are essential elements that are not typically isolated. Just...
    2024-12-23
  • 从具身感知到具身认知——多模态大模型驱动的具身智能演进
    从具身感知到具身认知——多模态大模型驱动的具身智能演进
    在交互过程中主动感知环境是具身智能系统的重要特性。过去几年,三维感知朝着在线化和主动化快速发展,主动场景重建和主动语义理解逐渐成熟,为三维具身交互提供了良好支撑。但具身感知仍面临诸多局限,例如无法应对开放环境,缺乏认知过程建模,难以实现通用、泛化的高层次任务规划。多模态大模型具备强大的常识知识推理能力、多模态信息融合能力、长程任务规划能力,为具身智能由感知到认知的跃迁提供了可能,例如视觉基础模型驱...
    2024-12-23
  • 柔性离电感知赋能医学智能
    柔性离电感知赋能医学智能
    潘挺睿教授为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Fellow,英国皇家化学学会Fellow,国内外多所高校与科研院客座教授。参与筹建首个医工交叉新型研发机构—医疗器械创新研究院。2011年首次提出柔性离电传感机理 ( FITS | Flexible Iontronic Sensing ),其拥有超高灵敏度,超薄柔性,超高光学透明度,环境可集成性等性能优势,目前已成为第四代柔性触觉感知的核心技术。荣获美国科学基金会杰出青年奖、科技前沿创新奖...
    2024-12-23
  • 【心理健康加油站系列】沟通的魔力:关系的开始
    【心理健康加油站系列】沟通的魔力:关系的开始
    2024-12-23
  • 无限层镍基超导薄膜的制备与电子结构研究
    无限层镍基超导薄膜的制备与电子结构研究
    2024-12-23
  • 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创新:电影艺术、数据可视化与元宇宙技术的探索
    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创新:电影艺术、数据可视化与元宇宙技术的探索
    在全球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艺术与科技的跨学科融合正蓬勃发展,不仅重塑了传统艺术创作与教育的边界,也为解决复杂社会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方法和工具。本次讲座将围绕电影艺术、数据可视化和元宇宙技术的交叉与结合,探讨如何利用科技推动艺术叙事与教育模式的创新。 第一部分将聚焦于数据故事的创作。数据视频作为一种新兴媒介,通过将电影叙事手法与数据可视化技术结合,形成基于时间的动态叙事模式,有效传递复杂的数据洞察。本...
    2024-12-23
  • 涵“养”“生”命力——精益思想与工具于人生
    涵“养”“生”命力——精益思想与工具于人生
    2024-12-23
  • Finite Feynman Integrals
    Finite Feynman Integrals
    报告人简介: Prof David Kosower is a professor at IphT, Saclay, France. He is the receipient of the J. J. Sakurai prize for Theoretical Physics in 2014 and Galileo Galilei Medal in 2023. His main interests are in scattering amplitudes, their applications to QCD and collider physics, and also their applications to gravitational waves. 讲座摘要: I describe how to construct bases of numerators that...
    2024-12-23
  • 有机金属大环、索烃和结节化合物及其应用
    有机金属大环、索烃和结节化合物及其应用
    报告人简介: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长江学者(2001年),复旦大学无机化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曾兼任英国皇家化学会《Dalton Transactions》副主编、美国化学会《Organometallics》、《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Journal of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无机化学学报》和《有机化学》等刊物的编委;英国皇家化学会Fellow等职。有机金属化学实验室、稀土资源利用实验室、配位化学实验室和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实验室学术...
    2024-12-23
  • Computational Design of Charge Density Wave and Superconducting Materials
    Computational Design of Charge Density Wave and Superconducting Materials
    报告人简介: 司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14年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研究领域为计算材料学,主要从事电荷密度波材料、超导材料等低维量子材料的第一原理计算设计和物性调控。在Phys. Rev. Lett.、Adv. Mater. 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论文被引用5000余次,h因子27,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曾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22)、英国皇家化学会高被引作者(2021)等荣誉。 ...
    2024-12-23
  • Mathematica探索之旅:从数学到科学计算的无限可能
    Mathematica探索之旅:从数学到科学计算的无限可能
    2024-12-23
  • Flexible Implantable Optogenetic Devices for Multibrain Network Modulation and Perception Delivery
    Flexible Implantable Optogenetic Devices for Multibrain Network Modulation and Perception Delivery
    Establishment of optogenetic protocols combined with high-resolution light delivery tools enable researchers to selectively modulate the activities of targeted neurons population. However, the device-level integrations of light delivery interfaces in the context of free-behaving animal experiments remain challenging. I will report the development of a device platform that combines flexible neural ...
    2024-12-23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342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22/25 跳转到 

上海市浦东新区华夏中路393号 201210(浦东校区)

上海市徐汇区岳阳路319号8号楼 200031(岳阳路校区)

Copyright © 上海科技大学 版权所有沪ICP备13001436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6855号

  • 附属学校
  • 附属幼儿园
    官方微信
En 中文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校务委员会
    • 校领导
    • 机构设置
    • 大事记
    • 影像报刊
    • 联系我们
  • 院所设置
    • 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
    •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 创业与管理学院
    • 创意与艺术学院
    • 人文科学研究院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
    •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 免疫化学研究所
    • iHuman研究所
    • 数学科学研究所
    • 材料器件中心
    • 大科学中心
    • SHINE项目
    • 2060研究院
    • 上海临床研究中心
    • 终极能源中心
  • 师资队伍
  • 书院生活
  • 教学培养
  • 科学研究
    • 科研进展
    • 学术期刊
    • 通知公告
    • 科研基地
    • 仪器平台
    • 规章制度
    • 联系我们
    • EHS
  • 成果转化
  • 国际合作
  • 党群园地
  • 招聘
  • 招生
  • 就业
  • 招标
  • 邮件
  • Egate
  • 校历
  • 图书馆
  • 信息公开
  • IT服务
  • 联系我们
  • 附属幼儿园
  • 附属学校

© 2017 ShanghaiTech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