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创新,共赢未来”—— 2018年度上海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18-07-06文章来源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科技发展处作者责任编辑

2018年7月2日-4日,由上海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主办的2018年度上海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研讨会(Annual ShanghaiTech Symposium on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ASSIST2018)在我校成功举办。

本次研讨会聚焦人工智能与计算机视觉,旨在为信息技术前沿科技提供一个“国际化、高水准、重应用”的交流平台。会议邀请到众多国际顶尖学者和微软等多家企业的研发领袖分享AI和视觉领域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应用,学术界、企业界等近800人参与,是一场信息领域的学术盛宴。

美国两院院士、图灵奖得主Ivan Sutherland 教授(Portland State University)做主题演讲。Sutherland 教授于博士期间发明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电脑程序“Sketchpad”,开创了计算机图形学,并获得了1988年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最高荣誉——图灵奖。Sutherland教授在研讨会上发表了题为“停止时钟(Stop theClock)”的主题演讲。他总结了历史上关于计算的三个重要模式演变,包括个人计算的兴起、3D计算机图形的发明、以及集成电路的发展。他同时着重阐述了即将到来的计算模式转变——从现在普遍使用的时钟电路转向未来的自定时异步电路。异步电路具有许多关键优势,包括能效、设计模块化和可扩展性。与此同时,异步电路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需要摆脱几乎所有计算机科学家心目中的同步思维方式。

研讨会还邀请到了24位国际知名AI学者作特邀报告,包括9位IEEE Fellow和。来自马里兰大学的Rama Chellappa教授(ACM/IEEE Fellow)分享了深度图像视频表达、对抗生成网络、以及迁移学习等研究方向的最新研究成果;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Alan Yuille教授(IEEE Fellow)探讨了计算机视觉中存在的三大挑战--深度网络对对抗性攻击敏感、有监督训练数据有限以及深度网络与传统机器学习方法结合,并在报告中介绍了如何用最先进的深度学习技术解决以上难题;来自麦考瑞大学的Mark Johnson教授(ACL Fellow)分析了当前非常热门的深度学习技术对自然语言理解领域的影响。他通过多个实例,指出深度学习技术在构造NLP应用方面有着快速、精确、经济的优势,但传统的语言学知识依然能为NLP系统在表示、评价、以及产生训练数据方面提供帮助。此外,Hong Jiang教授(University of Texas at Arlington,IEEE Fellow),Rene Vidal教授(Johns Hopkins University,IEEE Fellow),Wei Wang教授(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ACM/IEEE Fellow),Dong Xu教授(University of Sydney,IEEEFellow)等多位国外知名学者深入探讨了从AI算法设计到软硬件协同设计、从医学图像理解到生物医药信息学、从真实场景的分析到虚拟现实的视听深度融合等多领域的最新进展。

在研讨会上,王亮(中科院自动化所)、王涌天(北京理工大学)、杨小康(上海交通大学)、周杰(清华大学)、程明明(南开大学)、薛向阳(复旦大学)等国内知名学者做了精彩报告,从图像分割到图像压缩、从神经网络结构设计到多任务学习、从增强现实的显示到动态行为分析等诸多研究方向开展深入解析;华刚(微软研究院首席科学家,IAPR Fellow)、孙剑(旷视科技首席科学家)、沈定刚(联影,IEEE Fellow),肖京(平安科技首席科学家),贾佳亚(腾讯杰出AI科学家,IEEE Fellow),颜水成(奇虎360AI研究院院长)等企业科研领袖分享了深度学习、类人视觉感知、医学图像处理、图像生成等在工业界的成功应用和长远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除了精彩的学术演讲,大会还收到来自参会人员的海报约100余份,最终遴选出30份优秀海报进行了展示。海报作者在会议海报展示环节进行了激烈而精彩的演讲,经过演讲嘉宾的无记名投票产生优秀海报一名,优胜海报两名,值得一提的是,我校本科生的科研成果展示给学者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自2015年以来,上海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每年举办一届信息科学与技术研讨会,聚焦信息领域的前沿和热点,邀请众多国内外顶尖学者分享信息领域的最新突破,并得到了众多国内外知名IT企业的大力支持。本次会议同时进行了网络在线直播,三天吸引上万人次观看。